這是什麼蝦?


您能想像這要怎麼煮來吃才好了?


口感是怎樣了?


這五尾都是活跳跳的超級大草蝦喔。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猜一猜這是什麼蝦?


猜一猜這二尾有多大?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師你好


          請問泰國蝦吋蝦搬到大蝦池續養...剛搬過去蝦子都不吃飼料時間長達1至2周..這樣正常嗎....是否有其他方法改善讓吋蝦到大蝦池幾天就可以恢復吃料


感謝你的回答


 


正常的成功搬池可在第二天就恢復正常索餌,不吃料的時間長達一至二週是不正常的,有可能在搬池的時候受到極大的損傷,也有可能是新池的水質還沒達到標準要求。


改善的方法: 1.新池使用沸石粉每分地2包 2. 新池需做好水色3.調整水質。


 


泰國蝦吋蝦搬池應注意到什麼事項?


壹.搬池前的準備事項:


      一.新池做水:須將預定搬過去的池子水色做好,最少在3天前就須將地下水裝到一半,然後再抽取藻水混合,PH值須調整在7.8~9之間(清晨測量最低不能低於7.8,下午測量最高不可超過9)。總氨(NH3/NH4)亞硝酸(NO2)都必須在零檢出情況。


      二.原池的照料:預定要搬池的吋蝦原池也必須注意水質的變化,在搬池前須確定蝦隻健康,水質正常。


      三.搬池的時間點:泰國蝦搬池需選擇在上午7點以前作業完成,以避免水溫過高,因為水溫若超過25度C就比較容易在搬池的時候造成缺氧。絕對不可在7點以後搬池。


       四.運輸動作:搬池的距離越近越好,500米以內用籚筍簍乾式運送,每箱的重量控制在20斤以內。超距離超過一公里以上就一定要用專業氧氣車來運送。


       五.善用沸石粉:搬池作業如能使用沸石粉,將可減少損失。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89釣蝦休閒廣場營業廳採用原木桌椅,質感格調都勝過一般釣蝦場規格很多,適合三五好友三飲,


或公司員工餐聚,也很適合同學會或生日派對。




889休閒釣蝦場外停寬廣停車非常方便




                             新開幕所以不計成本放蝦量多到連小朋友都能豐收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便當兄的正游蝦苗


健康活潑又大尾


 


正游蝦苗已經超過50隻




2010/07/16 16:54


今天是滿30天發現正游後第6天...


今天收集到的正游蝦苗已經累計超過50隻了...


明天因該會繼續發現正游蝦苗...


真是期待最後的數量不知道會不會有500隻以上....


待續.....


 


便當部落格網址:



http://tw.myblog.yahoo.com/jw!dxpRmTOeGROhIBZc03E-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有機認證向來就被公認為食品安全的最高境界。尤其是對水產品而言,更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目前全球關於有機認証主要有二大標準:


一為國際有機運動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 , IFOAM )


一則為SGS(有機水產養殖(SGS Organic Production StandardAquaculture為依歸)


 


IFOAM最初成立於法國,已有30年的歷史。其主要的功能除了促進全球有機產業的推動,另外就是制定有機認証標準及規章,讓各國的驗証單位來作為依據。常見到的如德國的Naturland,日本的 JONA等。然而,IFOAM所擬的水產有機原則,由於著眼點不同,容易影響有機蝦的商業化,甚至會使想有從事有機養殖的人,望而卻步。例如:IFOAM規定養殖密度低,每公頃收成不可超過800公斤。這將使每隻蝦變得很貴,提高銷售門檻。又例如飼料裡的蛋白質最好不要超過20%,因為他們認為,蝦在自然環境裡,本來就沒辦法吃太好,太營養即屬不自然。


 


SGS的想法就不一樣。SGS認為有機養殖除了對於養殖物要能有別於一般的標準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能讓有機普及化。以上述例子說明:SGS關於養殖密度不特別限制,只強調要讓蝦子能有自由活動的空間即可。再例如:SGS鼓勵加強蝦子的營養攝取,蝦子體質健康,就不容易生病,對蝦及環境都是正面的。


承上述,同樣 一公頃 的面積,依以往的經驗至少每次可以收成30004000公斤 ,也就IFOAM 標準的45倍。


如此一來,蝦子才不會因有機而變得高不可攀。究其實,有機應當是高貴不貴,才能普及化、商業化。


 


以上是指有機認證部份,而不只單存檢驗而已,認證是指整各養殖過程的規範(依據ISO/TC234規範)或是(SGS Organic Production StandardAquaculture)等,故真是不簡單,一般也只是水產公司有能力啦。


 


一般養殖戶宅配還是由SGS檢驗報告即可,但是這是良心事業啦~!!


本文作者5w2h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w2h說

歐盟預計將硼砂列入REACH(高關注物質管制),請大家注意之~!!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染性肌肉壞死病 
疾病代碼: DIS00158 
作  者: 趙嘉本 
中文病名: 傳染性肌肉壞死病 
英文病名: Infectious myonecrosis virus(IMNV) 
疾病描述: 病原型別:病毒(virus)
病原環境:主要於海水及半淡鹹水 (brackish and marine water)
病名(俗名)
最早發現者:2002年時於巴西第一次發生傳染性肌肉壞死病毒(Infectious Myonecrosis Virus, IMNV) 主要危害白蝦(南美白對蝦,L. vannamei), IMNV 為一個全新的病毒(Lightner et al 2004; Poulos et al 2006) 之後於亞洲之印尼亦發生同樣疾病 (Senapin et al 2007)
OIE 狀況:表列(Listed)
病原摘要:IMNV病毒顆粒為二十體直徑約40nm (fig. 1),於離心下在cesium chloride之buoyant sensity密度為1.366g/mL,為雙股之RNA病毒其基因體為7,560bp。
人畜共通:無
病原分類:目前暫定為Totivirdae(科)中之Totivirus(屬)
疾病特性:主要以感染Penaeus vannamei 為主但於實驗人工感染下Penaeus stylirostis 及 penaeus monodon. 仍可成立。
感染器官及組織:病毒主要存於具有橫紋肌組織如肌肉或心肌(較少)其它如結締組成(connective tissues),血球細胞 (hemocytes)及類淋巴組織中之實質細胞 (lymphoid organ parenchymal cells)等。
疾病型態及流行病學:可水平感染(horizontal transmission)如經污染水原及殘食病蝦等。
重垂直感染(vertical transmission )被認為極有可能,但尚未被實驗証明。
本病在一些商業雜誌上估計單於2002-2004年間損失已超過美金2,000萬元以上,且最近更多,單一巴西於近年來因IMNV感染蝦之損失已超過美金1億以上 (Nunes et al., 2004)。
臨床狀況及病理學
感染之病蝦特別於腹節部及尾扇部之肌肉會呈現出大區域之白色壞死,在一些個別病蝦一但有緊迫(stresses) 如捕捉或突然的鹽度或水溫之改變等,會呈現出壞死與體色變紅等情況。疾病發生時其高死亡率常常可持續數日。
病蝦於剖檢時常出現類淋巴器官比正常時肥大(hypertrophied)約3-4倍。
主要病變於肌肉(skeletal muscle )及淋巴器官(lymphoid organ)
如將病蝦之病變肌肉直接壓片於位像差顯微鏡下檢查可看出肌肉之橫紋消失(loss of the normal striations)同時可觀察到肌纖維之碎片。於淋巴器官中可見大量之淋巴器官腫節((lymphoid organ spheroids or LOS)
圍繞於正常淋巴器官tubules之間。 
診斷方法: 1、感染之病蝦特別於腹節部及尾扇部之肌肉會呈現出大區域之白色壞死。
2、於一般病理切片經H&E 染色觀察下可見:急性期(acute phase)可見到肌肉呈現凝固樣壞死(coagulative necrosis of striated muscle) 同時常伴隨有嚴重之水腫(marked edema),但往往蝦隻常有急性期及一些老之病灶混合一起,所見有凝固樣壞死到液化壞死(liquefactive necrosis)同時伴隨有血球細胞(hemocytes)之浸潤與推積(infiltration and accumulation)。之後有些肌肉組織會被一些疏鬆之fibrocytes 及結締組織所取代,其間有hemocytes 及一些再生之肌纖維出現(presumed)。
不論於急性或慢性之病灶中於肥大之淋巴組織中可見淋巴器官腫節之推積,這些淋巴器官腫節(LOS)亦會出現於其它組織如鰓、心臟或神經索中。
3RT-PCR 方法:
使用Andrade et al 2007 所使用之方法 一般之RT-PCR
Total RNA:使用組織部位以腹部之肌肉為佳,並以 High Pure RNA tissue extraction kit (Roche Biochemical) 抽total RNA 或使用invitrogen 之trizol亦可。
Nested RT-PCR
第一次RT-PCR 所使用之引子對為4587F and 4914R (5′-CGA CGC TGC TAA CCATACAA-3′ and 5′-ACT CGG CTG TTC GAT CAA GT-3′,
respectively), 產物大小為328bp 反應使用 GeneAmp EZ rTth RNA PCR kit (Applied Biosystems),
nest-PCR 所使用之引子對為 4725NF (5′-GGC ACA TGC TCA GAG ACA-3′) and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美白對蝦集約化養殖技術

第一節 概 述
  南美白對蝦也稱白蝦,原產於中南美洲,為世界三大優良高產蝦種(南美白對蝦、中國對蝦、斑節對蝦)之一。我國於 1998年引進育苗試養。經過幾年的努力與發展,該蝦已成為台灣的主要養殖蝦種的產品之一。

第二節 基本特徵和生活習性
  一、基本特徵
  南美白對蝦屬節肢動物門、有鰓亞門、甲殼綱、軟甲亞綱、十足目、游泳亞目、對蝦科、對蝦屬。其外形與中國東方對蝦相似,頭短、殼薄,其身體可分為頭胸部和腹部,共21節構成,除最前和最後一節外,各節皆具一對附肢。主要臟器集中於頭胸部,額劍基部為胃,胃後為肝胰臟,消化管串於腹部的背後,肛門開口於尾節末端。
  二、生活習性
  溫度
  南美白對蝦是熱帶蝦種,對高溫適應能力強,其生長溫度16—38℃,最適生長溫度為22—32,高溫的忍受極限43.5度,但水溫高於35度後攝食、生長都受到影響(主要是消化活性加強,消耗大,效益低,產生厭食,易受驚,應激後肌肉變白恢復時間長,從而影響生長)。對低溫的適應能力較差,18度以下,攝食明顯下降,15度以下停止攝食,9度以下出現死亡。一般情況下,1克幼蝦在水溫30度生長最快,12—18克大蝦在27度生長最快。
  鹽度
  南美白對蝦是廣鹽性蝦種,適應範圍很廣。在0.5—35海水中都能正常生長。最適鹽度10—25。通常鹽度越低,生長越快,鹽度越高,蝦的肉質和風味就好。
  PH值
  南美白對蝦適於弱鹼性水中生活,適應範圍7.6—8.6,最佳8.0—8.3,忍受程度7.0—9.0。低於7時會出現生長不齊、活動受限、影響脫皮生長。高於9時,短時間內蝦體會發紅。
  溶解氧
  南美白對蝦抗低氧能力較強。個體越大,對溶氧的耐受能力越差,正常溶氧4—6毫克/升。不應低於2.0,低於0.9毫克/升出現浮頭。
  脫皮
  南美白對蝦一般是晚上脫皮,一般在上半夜。幼體階段在水溫28度時,30—40小時脫皮一次,1—5克蝦4—6天脫皮一次,中、大蝦一般15—20天脫皮一次。低鹽度、高水溫可增加脫皮頻率,有利蝦的生長。
  耐乾性
  南美白對蝦離水存活時間較長。幼體在濕毛巾包裹下(溫度27度,相對溫度80%以上)24小時存活率可達100%。但體弱或有病蝦耐乾性較差,為此,可利用耐乾性試驗鑑別蝦苗的好壞。
  食性
  南美白對蝦的食性為雜食性偏動物性,對餌料的營養要求低,餌料粗蛋白含量25—30%就可滿足要求。白天、夜間均攝食,夜間攝食為主,佔日吃食量的70%左右。
  生長、壽命與繁殖習性
  南美白對蝦一般養成期只有110天左右,規格可達12公分。一般母蝦12個月以上就可性成熟,成熟後環境條件適宜可常年繁殖,一般壽命可達32個月左右。

第三節 蝦苗的培育
  我地區由於海水水質條件的限制,南美白對蝦的幼體培育很難取得批量的幼體,絕大多數採取從南方運輸0.5-0.8cm的仔蝦回來進行淡化,然後進行養殖,所以其蝦苗的培育主要是蝦苗的淡化和中間培育。
  一、蝦苗的淡化
  選擇蝦苗大小等應注意這樣幾個方面,一是根據路途長短決定,長途運輸的苗相對小些,成活率高;短途運輸時可以選擇大些的,這樣可以降低淡化時間和海水的用量。
  蝦苗的淡化有兩種方式:一是水泥池溫室育苗,集中淡化,這一般由育苗場負責。二是養殖戶利用土池自己淡化,可以在土池小溝中鋪設大棚膜,上封大棚頂,我地有這方面的成功事例,一般淡化率可達50%左右。
  淡化方式:一般是要求運輸海水進行,配置的鹽度必須與運輸蝦苗的鹽度相一致,鹽度誤差3‰以內,溫度2度以內。初期2—3天以添加淡水為主,後每天可換水一半加淡水,一般8-10天及可淡化成功。淡化時要注意,一是有一定水色,二是蝦料的配備,一般為蝦片,由專業廠家生產,也可適當投餵一些豐年蟲等,以增強蝦苗的活力。當鹽度下降至3‰以內時,可以出苗,如是自己養殖的,可繼續進行大棚培育。
  二、蝦苗的中間培育
  培育池準備
  培育池開挖 培育池的大小、深度、標準等根據養成面積的大小、放養密度、大棚期間的管理水平等確定,一般大棚池的深度1—1.2米,寬度10米左右,長度看大池情況而定。
  大棚搭建 用毛竹也可用鋼骨架,要結實牢固,塑料薄膜選用10絲無滴膜較好。
  增氧設備安裝 一般每3—5個平方要設一個充氣頭,氣石離池底10公分左右。
  清池消毒
  老池口要徹底清淤曝曬後,再進行藥物清塘;常用消毒藥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生石灰:畝用量100公斤左右,化漿後全池潑灑;漂白粉一般20ppm。
  進水、培水
  藥物清塘一週後開始進水,進水前用60目篩絹網過濾,進水深度40—50公分。如生石灰用量過多應先沖洗池口一遍後再進水培肥。
  培水方法:大棚池因暫養間較長,儘量選用無機肥、豆漿、肥水素培水,有機肥肥水對大棚的水質管理有一定的影響。具體培水方法如下:
  無機肥 選用尿素和磷肥。首次用量為:尿素2PPM,磷肥0.2PPM。以後視天氣及肥水速度,每隔3—5天追肥一次,用量為首次用量的1/3,施肥時間在上午9—10時。
  豆漿 每畝水面用10公斤黃豆浸泡磨漿後全池潑灑,2—3天再潑灑一次,直至水色呈黃綠色。
  肥水素培水 用生物肥,一般1—2公斤/畝。當水色呈黃綠色或黃褐色,透時度30—40釐米,表明池中已有豐富的餌料生物,就可放苗。
  蝦苗放養
  蝦苗選擇 蝦苗要規格整齊、體表潔淨有光澤、半透明、附肢完整,尾扇分開,蝦體無變白、變紅現象。用水瓢舀起時蝦苗能迅速向瓢邊游動並緊靠瓢邊靜止不動,並能逆水游動,蝦苗兩條觸鬚能併攏,或偶爾分開後又能合併在一起為好苗,若兩條觸鬚經常分開,甚至無法併攏,則蝦苗健康狀況較差。蝦苗規格應達1公分左右,淡化鹽度在3‰以下。
  放養密度 大棚蝦苗的放養密度一般不能超過3000尾/立方水體。
  放苗前注意事項
  調水 放苗前,要將大棚池水鹽度調節到3—5‰。(用粗鹽或滷水)
  蝦苗正式放養前要先經過試水。試水的方法一是可在蝦池中設置一個小型網箱,二是用水桶裝些池水,放入蝦苗,經半個小時的觀察,蝦活動狀況正常,證實池水毒性已消失,方可大批量地放養蝦苗。
  應選擇良好的天氣放養蝦苗,避免環境的劇烈變化對蝦苗造成損害。
  經長途運輸後的蝦苗要注意裝蝦塑料袋水溫與池塘水溫間的溫差,可將塑料袋放在池中上,待兩者水溫基本一致後再將蝦苗放入池中。
  由於施肥後水體會同時滋生大量細菌,因此蝦苗放養前二天應用0.1PPM的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消毒水體。
  大棚培育池的管理
  餌料投餵 天始每天可投餵4—6次雞蛋黃或對蝦0號開口料、蝦片,投餵量為5—10克/萬尾,後可逐步過渡餵0號料,在保證蝦苗吃好吃飽的同時,不能剩料。
  水質調節 開始每天向池內加水3—5釐米,逐步降低鹽度,待水深在90公分左右後,蝦苗對淡水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後可改為2—3天換水一次,每次10—15公分。大棚期間水質管理很重要,為保證良好的底質、水質環境,應定期施用生物製劑、消毒劑等。餌料定期添加多糖等免疫藥物。
  日常管理 主要是觀察水質、底質、吃食、蝦苗活力、清除廢物、殘餌等。

第四節 成蝦養殖
  一、養殖模式
  養殖模式的選擇可根據自身條件決定。具體模式有:
  採用鍋爐加溫,提早(約40天)放苗進行中間培育,再入大池進行成蝦養殖。
  採用塑料大棚,提早(約20天)放苗進行中間培育,再進入大池養成。
  直放養殖,蝦苗不經大棚中間培育,直接放入大池養殖。
  二、養殖方法
  一般選擇輪捕養殖方法,就是一次放足蝦苗,多次捕撈,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畝放苗量視池塘條件、養殖水平、投放水準等確定,一般5—6萬尾。
  蝦苗經過一段時間的中間培育,在外界水溫達到22度以上就可出池,一般在5月下旬就可進入大池養殖。
  養成池的要求 養成池的面積一般在20畝以內,太大不便於管理,產量也難提高。水深達到1.5—2米。池型以長方形為好。
  高產池要配備水車 一般每畝配備0.3—0.5個千瓦。
  清塘消毒 方法與大棚池相同。也可採用生物清塘方法,所謂生物清塘就是使用生物清塘劑(主要是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硝化細菌、酵母菌等在池塘中大量繁殖形成有益的微生物種群,達到徹底分解池塘有機污染物、抑制或清除有害菌,維護蝦池水質環境的生態平衡)。方法是:一般在放苗前20天左右,蝦池進水20—30公分,每畝用沸石粉30—40公斤或生石灰80—100公斤,用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0.5公斤/畝消毒,消毒2—3天後,排乾消毒池水,再衝洗池塘1—2次,然後進水50—60公分 ,潑灑生物清塘劑。肥水,採用生物有機肥肥水法,在放苗前7—10天,水溫穩定在20度以上時,選擇晴天上午9時以後,使用高效肥水素或生物肥水寶各1—2公斤/畝,全池潑灑。
  進水、肥水 大池進水也要用60目篩網過濾,肥水用有機肥肥水較好,肥效持久。一般用充分發酵的雞糞,畝用量150—200公斤。
  放苗 放苗前,大池水加到70公分左右。
  養成管理:
  餌料選擇與投餵餌料質量好壞關係到蝦的生長速度,成活率、抗病能力和水質。配合料應選擇優質、高營養和穩定性好的。投餵方法:確定合理的投餵量是養殖的關鍵之一。料不足影響生長、成活率和抗病力,過多增加成本,污染底質和水質,並導致發病。因此投餌量應根據對蝦大小、水溫、水質和天氣狀況等確定和調整。具體方法:
  放苗前半月內:如果水質培養好,天然餌料豐富,可少投或不投。一般可按蝦苗體重的7—10%投餵,每天2次,上午7—8時,下午5—6時。中期(體長3—10公分)按6—8%投餵,每天3—4次。後期(10公分以後)按4—5%投餵,每天確保四次。投餵沿池塘四周淺水區均勻投放,下午佔整個料量的70%左右。投餵時不開水車。
  投餌技巧:堅持勤投少餵。傍晚後、夜間和清晨前多餵,白天烈日條件下少餵;水溫低於20度或高於34度時少餵;風和日麗時多餵,大風、暴雨少餵或不餵;對蝦大量脫殼當日少餵,脫殼一天後多餵;池內競爭生物多時適當多餵;水質良好時多餵,變劣時少餵;池內餌料生物充足時少餵,總體投餌量應根據吃食、天氣、水質等情況靈活掌握,一般每次投餵後在1.5小時內吃完為度。投餵前半小時,投餵後1—2小時最好不要開增氧機;
  水質管理 水質管理好壞是關鍵因素之一。整個養殖期間的水質指標:溶氧5mg/l以上,底部溶氧3mg/l以上,PH值7.5—8.8,透明度25—40公分,水色呈綠色、黃綠色或淡褐色。
  放苗後一個月內以加水為主,少量添加水而不大量換水。一般前期每2—3天加水5—10公分,直至水深在1。5米以上。
  中後期以換水為主,每次換水控制在總水體的15—20%,不可大排大灌,防蝦產生應激反應。換水後及時用0.1—0.2ppm消毒劑進行池水消毒。
  日常管理:
  水車使用:前期晴天下午開2—3小時,中後期從傍晚至第二天清晨開機10小時左右。一般原則是晴天中午開,陰天清晨開,連續陰雨半夜開,傍晚不開,浮頭早開。中後期高產塘口要連續開。
  底質改良:定期使用沸石粉,每畝40公斤左右,一般20天左右使用一次。同時使用生物製劑以此控制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
  巡塘:每天早晚夜要多次巡塘。認真觀察蝦池情況,發展異常,要及時分析原因,採取相應措施加以解決。
  病害防治 堅持「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原則
  白對蝦病害的種類比較多,主要有以下幾類:病毒性、細菌性、寄生蟲類和營養性病害。病害的預防從清塘開始,通過定期施用底質改良劑、消毒劑、合理調水、合理捕撈上市降低池塘密度等方法可有效防止病害的發生。:
  細菌性疾病 一般有附肢變紅、斷須、爛鰓、爛尾、爛眼、甲殼潰瘍和蝦體彎曲等。這些病害生產上常選用0.1—0.3ppm二溴海因、溴氯海因、二氧化氯或雙氧離子季胺鹽絡合碘進行治療,效果較好。
  原生動物疾病 主要是纖毛蟲類,一般用纖蟲敵殺可得到有效的治療。
  環境性疾病 如生長緩慢、甲殼軟、黑鰓等,通過改善水體環境、使用優質飼料、減輕池塘環境的有機污染。
  病毒性疾病 由於病毒性疾病難以治療,重點還是預防。

第五節 捕撈與加
  一、收捕
  根據對蝦生長及市場情況,分批捕撈上市,一般鍋爐中間培育蝦苗在6月下旬即可上市,直放苗養殖在8月上中旬可以上市。捕撈時可根據塘口的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捕撈方法,一般面積在2-3畝的,且靠近城鎮的塘口,可以地籠張捕,較大的塘口則雖要拉網捕撈。拉網捕撈時,如是長方形塘口,可以少量排水分段收捕,如是較大型塘口,排水要適當多些,劃塊收捕。南美白對蝦殼薄,拉網時易受傷,收捕時,不主張手工取大留小,而是以網眼的大小來控制取捕規格。
  二、加工
  目前,南美白對蝦的深度加工還未開展,其加工的主要方法是分規格冷凍包裝

 
文章標籤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草蝦養殖要點 陳秀男 國立臺灣大學 漁業推廣委員會

一、前言

  臺灣曾有養蝦王國的美譽,但因環境的影響導致病害,使得過去的風光不再,然草蝦養殖乃然是多數的養殖業者心中的最愛。要如何恢復成功的草蝦養殖,過去十年已有很多的想法及做法被開發出來。

  養殖先養水是自古以來水產養殖不變的原理根據,把水養好當然是草蝦養殖最根本的工作;以下就草蝦養殖之技術運用提供要點。

二、放養前的準備:

  1.整池:若是新池子,須考慮污物的去除,污水之排放,養殖水之入口等等;而曾經使用過的池子必需要徹底曬乾,清除污泥並翻土,而翻土時最好是酌量加入石灰以中和土中因有機質所產生的酸性及初步消毒;翻土的次數及深度則視池子的老化及污泥的多寡而定;原則上,最少三次,越是老化的池子翻土的次數則越多越好。若是有機物或重金屬太多的池子則必需要利用有機或無機的螯合物盡量除去。

  2.消毒:無論是新、舊及任何型式的池子均必需要進行這個步驟,以戶外土池為例,池子的消毒,個人認為是漂白水或漂白粉最好,主要是便宜及毒性消除得快。進行的技巧為:在進水的同時,用100-200ppm的漂白水或粉(粉劑必需要先行溶解)潑灑池底,待池水加至30-50公分即停止,再用池水潑灑池壁,如此浸泡三天消毒即可完成,排出含漂白水的池水再注新水,開始做水。事實上,這時的含漂白水的池水己沒有毒性。
  3.做水:若上述的步驟做得確實,再下來做水的問題並不會太大。做水的方式大致相同,唯因所用的肥料而異,肥料分有機肥及化學肥(無機肥),兩種均可,但用法各異,無機肥對水色的營造快,但卻不持久;而用有機肥對水色的營造較慢,但持久性較長,唯有機肥必需要在岸上確實醱酵完畢後方能使用,否則會做成池子的酸敗,非但未能營造良好的水色,而且會損及蝦苗的活存環境。在放養的前期水色不必做得太深,大約可以看到池底即可。

  4.放苗:在草蝦養殖這個產業中,蝦苗的健康及優良生長環境同等重要。在現今的這個產業行為中,我們比較不會去自行繁殖蝦苗。因此,蝦苗的選擇就變得十分的慎重了!最好選擇不加藥物、抗生素及不加溫(整個繁殖過程中,水溫不超過30℃為準),信譽良好的繁殖場所產的蝦苗。用肉眼或其他方法去評比蝦苗的好壞只能作為參考,蝦苗的好壞決定於繁殖的過程。

  放苗的技術是養蝦的重要步驟之一,此項技術應用的基本邏輯,是使蝦苗能適應養殖池的各種條件,而順利成長。故放苗的時間及當時的氣候、水質等狀況都是養殖者應該慎重考慮,一般而言,放苗的時機應該是選在當天水文及天候最穩定及最佳的時段為宜,因此,大部份的養殖者皆選擇清晨太陽快出來的時刻放苗,因清晨是一天中水文最穩定的時段,此時段最適合放苗。

蝦苗放養前若能參照以下條件作考量,應可增加其成功率:
 (1)蝦苗的品質,
 (2)蝦苗的來源-品系的選擇
 (3)蝦苗的帶原情況。
其中(1)、(2)項的重要性應是高過第(3)項。養殖者應多加留意繁殖場的種蝦來源、種蝦的營養是否足夠、孵化場是否使用抗生素、飼餌料是否良好等皆為留意之重點。至於蝦苗的品質、帶原的情況,雖然多少會影響養殖成果;但如前兩項能兼顧週全,則後者的影響就會大幅降低。

三、養殖期前段應注意事項

  在過去草蝦的放苗皆以後期幼蟲第8至10期(Pl8-Pl10)為原則,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40-60尾最為恰當,放養後應隨時注意水質的變化,尤其是水質的酸鹼值(pH)的變化,在放養後兩天內若pH的變化超過0.5以上,則應使用石灰或如光合菌等有益微生物或使用葡聚多醣體增強蝦苗對環境的抵抗力,對蝦苗的存活率皆有很大的幫助。在放苗約2-3天則應適度投餌,此時投餌的動作一方面是補充蝦苗天然餌料的不足;另一方面是供給水中浮游生物所需之有機物,以維持蝦池中生態體系的活絡,投餌的標準為每20萬蝦苗投1公斤飼料。亦可依浮游生物的多寡作調整。往後飼料的投餵以每天0.5公斤為原則,約十餘天後則可利用傘網來測定池蝦的攝餌,有效的作增減,一般以該次投餵量的0.75%放入傘網中,一個半小時後觀察是否有飼料存在,若無則考慮翌日飼料酌量增加;若有則翌日或翌餐飼料減量。其旨在能掌握飼料之投餵量;若飼料不足時蝦子會產生殘食及體型參差而影響售價;若飼料太多則會增加成本、殘餌太多會影響環境以至病原增加而使蝦子罹病的機會增加。

  以上所述者為過去的運作方式,隨著養蝦的時間增長;以往的方式亦應作一修正,因根據筆者的調查,近年來全球的養蝦地區無論水質或土質皆有大幅度的優養化,大部份的草蝦養殖皆在未達上巿體型便收成。因此,擬將蝦子的養殖方式稍作修正,尤其在放苗技術的運用,更為必要。因此筆者在近年來積極推動兩段式的放苗技術,就是將蝦苗以高密度放養(每平方米放養300-500蝦苗)於良好環境的蝦池;或使用室內養殖或簡易的紅泥塑膠池中。約1-2個月再以30-50尾幼蝦的密度移養於己有優良水色的蝦池中,再進行約1-1.5個月的養殖,則大型草蝦的成功率則會大幅度的提昇。

四、養成階段應注意事項

  若整池、消毒及放苗的步驟沒有問題;蝦子的養成更不是問題了,在養成階段只要水色良好而穩定,你的蝦子收成己不是問題了。所謂好的水色,是指水色由穩定而且變化不大的藻相所形成。水色穩定即蝦子所處的環境穩定,使之有安全感而成長快速。故是何種水色都不是問題,穩定而且該形成之藻相對蝦子無害為原則,綜觀所有水色結論為綠藻水是最為適合的。一般言,比較穩定的水色其透明度約為如下:養殖初期養殖水的透明度在60公分以上;中期為30-60公分;後期則在30-40公分之間。而水色的控制若太濃即考慮排水或流加水;若太淡則可用有機醱酵物作為肥料施肥。在整個養殖階段水色必需要密切及嚴格控管,在良好的環境下病原的生成之機會會減少;並且,蝦子的抗病力增強,因而蝦子的罹病機會會大大的減少;活存率增大,成長快。

  在上述的情況下,蝦池的管理亦應非常小心的進行。若不幸出現倒藻的狀況時,首先必需要確實知道其發生的原因,若是池底老化;可以抽取底泥以去除池底的有機物,若無法抽底時,則可利用沸石粉或有機螯合物加以抑制,再加入有益微生物如光合菌等。若水中有機質過多時則利用排水(上層或下層排水)去除有機物。若要從新營造水色可就近藻類生長良好的池中調來色水,再加入有機醱酵物作為肥料,養殖池中必需要保持有色水存在,否則當絲藻生成後要處理則是事倍功半,甚至發生收成低落而無養殖成果。若發現疫病時則必需降低飼料投餵量同時進行養殖池環境的改善,少部份不正常蝦池可以藥物處理,但必需小心行之並請教專家。根據過去的經驗,疾病是預防勝於治療,一旦發生蝦病而發現死蝦時,各種改進透式包括投藥,其效果非常小,亦被認為無效。

  近年來蝦子的養成階段之技術己有大幅的進步,蝦子的養成期間有兩個步驟必需要注意:蝦池中氧氣的供給及蝦池中的有機物或污染物質的氧化或清除必需要貫徹而行,方能抑制疾病的發生。有關前者,養殖者必須善用水車或其他增氧系統,以臺灣目前的水文狀態;用以往的每0.3公頃地使用兩部水車(1馬力),己不足以將蝦子養殖成功;而有關池底污泥去除,最近氧化科技的運用已有相當成功的實例。如筆者應用臭氧,成功的養殖收成,亦是一值得推展的一項養蝦技術。在養殖過程中除了投餵品質優良的飼料有助養殖成功外;最近的實驗顯示,在投餵時加添有益微生物或多醣體等,皆有助於蝦體免疫力的提昇,對抵抗蝦病的能力有正面的功效,此項技術有進一步研究及發展的價值。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白蝦養殖要點 陳弘成 國立臺灣大學 動物系

一、前言


  由於美洲白蝦Penaeus vannamei或叫letopenaeus vannamei對環境的耐力與疾病的抵抗力均較草蝦為佳。因此在1995年第二次再度進口並在南部少量飼養,當年的存活率約在6-7成,引起業者莫大的興趣。


  1998年更在風調雨順下加上養殖技術日愈進步,存活率在6-8成,且2個月後即達50-60尾/台斤,故掀起養殖熱潮,養殖面積大增。2001年夏天在颱風及大雨尚未來臨時全省各地的白蝦養殖成績都不錯,收成體型也大形化,但因產量增加及不景氣關係,致價格下跌至每斤80-150元之間。另外,由於白蝦對極低鹽度具有良好的滲透調節能力,故亦開癹了在內陸地區以接近淡水的養殖法並獲得成功。然而由於對於白蝦的生理需求與養殖技術未能充分瞭解及掌握,加上近年來各種疾病特別是病毒的肆虐下,每年冬季及颱風來臨常發生生長緩慢、存活率下降甚至於大量死亡的現象,因此有必要探討其養殖的要點,以期提昇養殖成效。


二、白蝦對水質與環境的需求


池蝦要能存活與生長,應提供其最適宜的水質與環境,供其棲息。


1、水溫:23-32℃都可養殖,但最適溫度為28-30℃,18℃攝食停頓,9℃死亡,但在臺灣經馴化後,北部
  地區者冬天也可存活,且過冬後能達30-100公克的大小。
2、鹽度:在5-40?都可養殖,但最適鹽度為12-20?,若慢慢馴化可耐1-2?鹽度,甚或更低。
3、pH:在8.0±0.3最佳,若pH低於7.0或高於9.2即受影響。
4、溶氧:在4ppm以上,勿低於3ppm。且一日當中之變化勿超過6ppm。
5、化學需氧量:在5-30ppm之間均可,勿低於3.5ppm,但溶氧充足時,7-10ppm成長最佳。
6、透明度:在20-60公分都可,但在35±5公分最佳。
7、水色:維持綠色(在淡水地區)或紅棕色(在海水地區),若優勢種為藍綠藻則成效不佳。水變清者亦不太
   長。
8、營養鹽:磷酸鹽0.1-0.3毫克/公升。矽酸鹽在2.0毫克/公升左右。氨態氮在0.4毫克/公升以下。亞硝酸鹽
  在0.5毫克/公升以下(淡水)或1.0毫克/公升以下(海水)。若氮磷比較大者,可產生矽藻。
9、總鹼度:最好能在180-240毫克/公升,若為淡水者亦應該維持在120毫克/公升以上。
10、異營菌:在103-4CFU/毫升之濃度較少發病,若為105-6CFU/毫升發病機率大增。


三、精優養殖管理的要點


1、選購優良或有認證的蝦苗,如具高健康度(HHS)與無特殊病毒(SPF或SPF-R)者。蝦苗最好自然交配生
  產者,且生產胎數愈少愈佳,並防止其他蝦種混入。
2、放養密度每公頃40-150萬尾,視當時的氣象、管理與設備而定。
3、確實做好底土的去污、曝曬、翻耕、消毒或客土。
4、維持良好與穩定的水質水色。
5、水深最好維持1.5-2.0公尺,底部有10公分泥土。若有鋪設塑膠布,則養殖成效較佳。
6、水車每公頃至少10臺或最好總馬力數20馬力以上,在飼養後期及收蝦前,更宜全部啟用,這是最重要
  的設施管理。
7、投餵質優的草蝦加強飼料,收成前二個星期更可改投斑節蝦飼料。其一天四次餵飼者比一天二次餵飼者
  其成長快1.6-1.8倍。攝食時間控制在1-1.5小時。可由此比例加上其他方法反推蝦池產量。
8、每日餵飼2-4次,晚上吃60-70%、白天30-40%,而晚上8點時可吃40%。
9、FCR約在0.75-1.35之間,視放養密度、養殖期長短及收成大小而定。養殖良好者,一般低於1.0,否則
  管理應出了問題。
10、蝦類生病時,正確藥物的適當使用。
11、白蝦成長在夏天2個月後平均可達9-12公克,冬天則為8-10公克。在夏天時,3個月約可達15-18公
   克,甚至於22公克,成長速度每週約增重2公克,否則應仔細追查,研究改進。
12、若在小型的室外水池或塑膠池,利用循環水養殖法,則每公頃每次可生產40-110公噸。


四、白蝦養殖管理不善時所出現的症狀與應變法


  蝦池管理出問題時,若仔細觀察應有許多徵兆可以發現,若能預先加以正確且精緻的處理,都有某種程度的預防與治療的效果。這些狀況包括:
1、池蝦的健康,如池蝦外觀不佳、池蝦循邊漫遊或打轉者、池蝦大小變異甚大、活力不好與反應遲頓、頓
  料或減料、生長與存活率達不到標準、池蝦糞便較淡且有糜爛者、蝦病明顯等等。
2、蝦池的環境,如水質與水色不佳、底質變黑老化、池邊生物死亡、水表漂浮甚多泡沬、生物碎屑與底藻
  片、池中甚多水質不良的浮游生物、飼料盤附有污物、池水粘稠且有臭味者。

  上述這些症狀或情形都要靠仔細而老練的觀察,也唯有靠適時而正確的管理應變,特別是水質管理、加強飼料營養及正確使用藥物等等,才能加以預防及治療,以維持較高的存活率,其實平時若有精優的管理方法,上述病狀應可減少。


五、美洲白蝦之疾病


  白蝦疾病之研究較草蝦者更為進步,這是因為美洲研究較多之故,尤其是病毒方面。白蝦主要的疾病,目前以病毒性疾病最為嚴重,其中IHHNV,白斑症及桃拉病毒症為害較大,三種病毒中又以白斑病最為嚴重,2000年曾使美洲多國的產量減少50-80%。由於東西半球蝦苗及冷凍蝦的互相交流,導致在臺灣的白蝦亦感染上述三種病毒,但這些病毒對白蝦的危害並不如對草蝦者,主要因採用精優養殖能使病毒不致發作,故仍能養殖成功。去年細菌性的NHP亦使美國德州的白蝦蒙受損失,但用抗生素處理仍有效。至於細菌性的弧菌,雖也能引起大量死亡,但嚴重性高不如病毒者,且也有藥物可資治療,故不是問題。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產能無特定病原(SPF)白蝦養殖技術研發









水產試驗所 鄭金華

壹、摘要


  在目前野生種蝦以及整個養殖池周遭都充滿病原的情形下,唯有將病原體完全隔離於蝦體以及養殖池之外,才能確保整個養殖過程中池蝦不發病。為達到上述目標,首先需要篩選「無特定病原(SPF) 」的種蝦,然後生產SPF蝦苗,再放養在具有隔離防疫設施的養蝦池中。如此,才能確保養蝦成功。


  本會水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試所)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建立SPF白蝦種原庫,並確立海水蝦類重要病原的檢測技術、SPF白蝦繁養殖技術以及每平方公尺年產10公斤(相當於每公頃年產100公噸)以上之高效能白蝦養殖技術。在上述隔離防疫的網室或溫室內生產SPF白蝦,不但成長快、產量高,而且完全不必使用化學藥品,符合安全無毒、環保科技的訴求。


貳、前言


  海水中含有對蝦類致病的已知病原體雖然有很多種,但新的病原體亦陸續地被發現;不過,白點症病毒(WSSV)、桃拉病毒(TSV)等病毒才是造成養殖蝦類大量死亡的主要病原體。外海捕獲的種蝦普遍被許多病毒感染,許多病毒能經母蝦感染給蝦苗,加上病毒的帶原者非常廣泛,可以說整個養殖環境都充滿帶原者,使得疾病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因此,篩選「無特定病原 (SPF) 」的種蝦以生產SPF蝦苗,再放養在具有隔離防疫設施的SPF養蝦池中,是解決蝦病的方法之一。


  雖然SPF優良種蝦及其蝦苗的生產及養殖為世界養蝦產業趨勢,不過,在台灣,養殖SPF白蝦的熱潮在短短的幾年中已經完全消退,其中的原因在於業者對於SPF蝦苗需要SPF環境的配合才能彰顯出其價值的認知不足所致。首先,養殖業者認為隔離設施費用太高,也無法將病毒完全隔離。這些錯誤的認知使得養殖業者均未採用防疫措施,即盲目地放養SPF蝦苗,反而蒙受比放養一般蝦苗更大的損失(因為SPF蝦苗價格較高且較晚發病,使飼料消耗較多),因而產生SPF蝦苗沒有用的錯誤結論。其次,繁殖業者未採用SPF種蝦,或未隔絕病原體,其所生產的蝦苗可能已感染病毒,卻仍號稱SPF蝦苗。如此,進一步摧殘養殖業者對SPF蝦苗的信心。從此,白蝦養殖也和草蝦養殖一樣地陷入病毒疾病揮之不去的泥淖中。雖然2006年白蝦產量仍維持在1萬公噸,不過,80%以上來自混養。疾病的問題使得白蝦單養每公頃的平均年產量低於6公噸。


  目前,養蝦業者對放養SPF蝦苗尚缺乏信心。因此,協助業者重新建立SPF白蝦養殖之生產體系是政府當務之急。為此,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肩負起大量培育SPF白蝦種蝦,開發SPF白蝦繁養殖技術的任務,然後技轉給繁殖場及養殖場,以期早日重振台灣養蝦產業。


參、SPF白蝦繁養殖模式之開發


一、SPF白蝦之篩選


  利用PCR檢測技術來分別檢測白蝦在幼苗期、成長期及生殖期等3個不同生活階段之個體,檢測的項目包括WSSV、TSV、IHHNV、YHV/GAV等病毒,將帶原之白蝦整批銷毀。病毒性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加上蝦類缺乏抗體/抗原系統,無法使用傳統疫苗而使蝦體得到免疫。因此為確保蝦體不被感染病毒而發病,除了使用無特定病原(SPF))的蝦苗,還需要裝設防疫設施並嚴格執行防疫措施,才能將病毒隔離在養殖池之外。


二、防止病原入侵養殖池


  病原入侵養殖池的途徑包括水源、餌料、人員、器具、宿主及在養殖池、排水溝間來回穿梭的鳥類與兩棲甲殼類。防止病原由上述途徑入侵養殖池以檢測、銷毀、消毒、隔離為主,隔離設施採用經濟可行的的材質與工法(表1 / )。


  病毒隔離措施與設施包括(1)人員進出、器具移動的管制與消毒,(2)去除生餌中參雜之宿主或使用人工飼料以及確定不含特定病毒的生餌,(3)池底、池壁、管溝、水車、池水徹底消毒以去除蝦類病毒可能的宿主與帶原者,如:甲殼類受精卵、幼生及成體,其中以藤壺與海蟑螂最難徹底清除,(4)養蝦期間完全不換水或只用不含特定病毒的水源(以過濾或殺昆蟲藥劑去除可能的宿主),(5)池邊張設沙窗網或塑膠布以防止海蟑螂、螃蟹等兩棲甲殼類入侵養殖池,(6)池子上方全面鋪設防鳥網以避免鳥類進入養殖池內。池水與水源中若含有病毒可能的宿主,一定要設法去除;因為這些宿主就如同病毒的製造工廠及倉庫,隨時可能傳播大量的致命病毒給池蝦。病毒離開宿主後,只能在水中單獨活存短暫的時間(約1~2天),因此,池水以過濾網袋或以氯、臭氧等消毒劑等將這些可能的帶原者去除,兩天後水中游離的病毒應已失感染能力。


三、高密度SPF白蝦養殖


  在上述理念下,將室外養蝦池建構防疫措施與設施,並成功地完成高密度無特定病原(SPF)白蝦養殖之試驗。結果顯示:SPF白蝦在室外防疫養蝦池中,一年可連續養殖3次,每平方公尺生產量可達10公斤以上(表2 / )。水試所所生產的白蝦,經過檢驗結果顯示:未檢出任何抗生素、孔雀石綠、以及重金屬之含量(銅與鋅除外,因為兩者均為生物體必須礦物質,不過都在安全範圍以內)。


四、SPF白蝦養殖之產業應用


  SPF白蝦繁養殖技術可應用在高疫區之溫室、低疫區之網室也可應用在非疫區之開放養殖池;不過,因為不同的防疫與養殖設施之建構費用差異很大,在白蝦預期價格下跌的長期趨勢下,如何縮短投資回收年限,是使產業能否提高獲利甚至永續經營的思考重點。因此上述各種白蝦養殖模式中,以網室作為防疫設施應該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一種SPF白蝦養殖模式,因為它具有防疫與養殖設施之建構成本低、養殖運作成本低、防疫風險低、單位面積養殖產能大、養殖成功率高等多項優點。SPF白蝦養殖可供應活蝦與冷凍蝦市場。因為沒有疾病,SPF白蝦可養殖至超大規格體型,養殖、運送、包裝過程不必用藥,SPF白蝦沒有任何藥物殘留。也因為沒有疾病,SPF白蝦耐長時間之運送與暫養,在活蝦市場將占有極佳優勢,可提供活蝦餐廳、釣蝦場、超級市場、甚至宅配等客戶的需求。至於冷凍蝦可作IQF,訴求新鮮、安全、無毒、科技、環保、衛生、可生食、不會過敏等諸多優點,以提高附加價值。





本文摘自行政院農委會網站


白蝦養殖新技術 提昇產能及育成率










水試所東港生技中心以採隔離防疫網式生產的無特定病毒白蝦。
水試所東港生技中心以採隔離防疫網式生產的無特定病毒白蝦。


〔記者李立法/屏東報導〕農委會水試所東港生技中心成功建立無特定病毒(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白蝦種原庫及SPF白蝦養殖技術,大幅提昇白蝦養殖產能及育成率,對飽受病毒威脅的養蝦產業是一大喜訊。


水試所研究員鄭金華博士指出,該中心所研究的高效能白蝦養殖技術,每平方公尺可年產十公斤,相當於每公頃年產一百公噸,是目前民間白蝦養殖平均年產量的十六點六倍,而且從蝦苗(約一寸)養成至上市體型(四十尾一台斤)只要四個月,比一般白蝦養殖場縮短一至二個月的時間,養殖效益非常大。


台灣盛極一時的草蝦養殖因病毒肆虐於民國八十年代走向沒落,從中南美洲引進的白蝦養殖取而代之,迄今全國年產量超過一萬五千噸,是國內最大宗的養殖蝦種。不過,幾年發展下來,白蝦養殖也開始出現病毒問題,育成率越來越不穩定。


水試所東港生技中心主任陳紫?表示,在該中心研究人員多年努力下,水試所已經建立SPF白蝦種原庫,培育出抗病性強、成長快速、生殖率高的蝦種,採隔離防疫網式或溫室內生產的SPF白蝦,不但成長快、產量高,且不需使用化學藥品,符合有機、無毒的環保養殖訴求,將配合政府輔導產業政策,將這項養殖技術轉移到民間。


水試所研究員鄭金華博士表示,與該中心合作的民間養殖場,將SPF蝦苗放養於具有防疫措施的蝦池中,育成率達八成以上。


東港生技中心的SPF白蝦苗目前一年的最大產能約一億二千萬尾,可提供約十五公頃的蝦池需求量,水試所將視這項養殖產業的發展情形,適度調整產能或逐步將蝦苗技術轉移到民間。


本文摘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浚銘碩士論文中英摘要


不換水白蝦 (Litopenaeus vannamei)養殖技術之建立


  本試驗在隔離病毒的環境下,以不換水的方式養殖白蝦,以探討其最佳養殖方法。各試驗組之養殖密度除了密度實驗之外,皆為100尾/m2。結果顯示,養殖池加裝簡易的隔離設施養殖不帶病毒的蝦苗即可以避免白蝦感染病毒。養殖83天後,不換水組的活存率、末重、產量與成長率 (90.7%, 16.8 g, 1.52 kg/m2, 1.36 g/week)與換水組無顯著差異,不過FCR卻較低 (p<0.05)。添加黑糖可增加白蝦的末重、成長率並降低FCR (18.6 g, 1.60 kg/m2, 1.64 ± 0.04) (p<0.05),但是會抑制硝化作用效率。掛網以2張組白蝦的末重、產量最高,FCR最低 (p<0.05)。底砂可增加白蝦的末重、產量與降低FCR (p<0.05),以及穩定pH和增加脫氮作用效率。鹽度以25 ppt組白蝦的末重、產量最高,FCR最低 (p<0.05)。養殖密度以200尾/m2組白蝦的末重最高,FCR最低 (p<0.05),並且產量為100尾/m2的兩倍。養殖結束時,37% 蛋白質與32% 蛋白質飼料兩組的水質條件無顯著差異,不過37% 蛋白質組白蝦的末重較高,FCR較低 (p<0.05),產量也多出26%。由以上結果可知,不換水養殖不但可以降低白蝦遭受病毒感染的風險,而且只要充分打氣使固體物保持懸浮,即可維持良好的水質。因此,不換水養殖除了可以減少抽水電力與用水量之外,尚有增加產值與降低飼料成本的益處。




Establishment of zero-water exchang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n the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were cultured in isolated environment using zero-water exchange to investigate optimum cultivation method. Except density experiment, culture density was 100 shrimps/m2 in all other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imple quarantine facility could prevent virus infection of pond shrimps. After 83 days of cultivation, survival rate, final weight, yield and growth rate (90.7%, 16.8 g, 1.52 kg/m2, 1.36 g/week) of zero-water exchange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water exchange group, but FCR was lower (p<0.05) instead. Addition of brown sugar increased final weight and growth rate of shrimp and lowered FCR (18.6 g, 1.60 kg/m2, 1.64 ± 0.04) (p<0.05), but nitrification was inhibited. Application of two mats per tank gave highest increases in final weight and yield and lowest FCR (p<0.05). Bottom sand increased final weight and yield and lowered FCR (p<0.05), stabilized pH and increased de-nitrification efficiency. Salinity of 25 ppt had highest final weight and yield and lowest FCR (p<0.05). Density of 200 shrimps/m2 had highest final weight and lowest FCR (p<0.05) and yield twice as that of density of 100 shrimps/m2. At the end of cultivation, water quality condition between 37% and 32% protein feed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ut, the shrimps of 37% protein feed had higher final weight, lower FCR (p<0.05) and 26% more yield. 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isk of shrimps infected by virus could be prevented using zero-water exchange culture method. As long as solid was held suspending by sufficient agitating, good water quality could be maintained. Hence, zero-water exchange culture could not only decrease electricity of water pump and quantity of water use, but also increase the value of product and incorporation efficiency of feeds.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九號泰國蝦幼苗第39天終於正游了!!!(泰國蝦蝦苗正游影片!!!)



分類:泰國蝦

2010/06/05 18:37

 水族箱之泰國蝦繁殖(淡水長臂大蝦(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羅氏沼蝦

九號泰國蝦幼苗第39天終於正游了!!!(泰國蝦蝦苗正游影片!!!)


哇哈哈!!!終於給我看到正游了!



原來正游的仔蝦都在底部呀!


因為我的水質太渾濁了!


再加上我放水族箱的櫃子高度太低


所以我總是觀察水面上的蝦苗


今天想說假日來把水族箱清洗再消毒一次!


沒想到就在換水的時候看到底部有幾隻仔蝦


呵呵!!!之前有看過資料仔蝦是透明的


沒想到他還真的很透明呀!


透明到我想找他都不容易


而且他還跑很快哩!!!


真的變態後差好多喔!!!



今天開始淡化


呵呵!!!第一次淡化不知道有沒有問題


希望一切順利呀!!!



今天的溫度是29.2度…



今天水質的檢測正常


總氨(NH3/NH4)及亞硝酸鹽(NO2)都正常…



氧化還原電位(ORP)今天460mV


酸鹼值(PH)8.2



測試密度的水桶裡還是剩下兩隻了!!!



七號泰國蝦抱卵第六天嚕!!!



我真的越看七號越覺得他很大隻


整個身體比大公蝦還要大隻哩!!!


真的很猛…也很會吃……



 


 


 


 


 


大器的疑問:



老師晚安!!


不瞞您說...其實老師之前還沒有出小包裝給我們這些玩家使用前..


我曾經用過水族館的光合菌...


雖然我沒有能力用科學的方式來證明水族管的光合菌有沒有用


但是以實際結果來說...


還是老師用的三合一光合菌才有效果...


因為我是用了老師的三合一光合菌才有正游的蝦苗出現...


我覺得我的想法沒有錯...


市售的光合菌出廠不知道已經多久了


我要如何確保他的菌還是存活的?


老師這裡經常需要用到...而且使用了這麼多年的三合一菌...


對於我來說...當然是老師這裡的信賴度比較高呀


況且老師的推廣價又這麼便宜...


噗!!!我還真怕其他水族玩家發現這個秘密以後...


大量蜂擁而至....會讓老師忙到受不了哩...








有機養蝦學會2010/06/27 19:35回覆



大器晚安:


科學方式很簡單啊!


第一.你可用顯微鏡檢查菌種的活動力和數量。600倍就看得到,1000倍就看得很清楚,2500倍更精采啦!密密麻麻活力十足,活動力超強!


第二.可直接利用水族缸實驗對降解NH3/NH4和NO2是否有效?時效是否夠快!


這二種方法就是最簡單的科學方法,好像你都做過了啊!我記得是8小時以內將0.25PPMNH3/NH4,NO2降解歸零吧!不只你做過實驗,小葉也做過實驗,還有其他格友,和我的工作團隊都做過很多實驗。


 


為什麼市售的光合成菌效果會不夠好?


因為市售的光合成菌大多是單一菌種 ,


對於畜產飼料添加而言,單一光合成菌的效果很不錯


但對於水產養殖而言,單一光合成菌的效果發揮不出來,


而三合一光合成菌是以光合成菌為主體的複合菌


是專為水產養殖設計的


其帬體共生共榮並且分工合作


就像一個專業的工作團隊一樣


所以才能產生預期的效果


市售的也有複合型的光合成菌 ,但有些是專為農業設計的,有些是通用型的,很少完全針對水產設計,可能是水產市場太小吧?又有些雖然標榜水產專用型,但其菌種組合不夠好,不能共生共榮,或不能緊密的分工合作,所以較不容易顯現效果。


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因為一定有很好的產品出現的,只是我們不知道哪一家生產的比較好而已。



哈哈!


不需怕我忙不過來


因為有工作團隊在幫我忙啊~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獎徵答:如何防止沼氣中毒


有鑒於沼氣中毒事件頻傳


為了防止沼氣中毒事件再度發生


請大家?踴躍提出專業意見


如能發揮宣導功能


減少類似中毒事件發生


那就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功德無量!


誰寫得最好,就送他萬巒豬腳一隻,低溫宅配到府,以示感謝之意。


 


編號001 作者5W2H


沼氣的主要成份是甲烷、二氧化碳、氮和少量的硫化氫、氫、一氧化碳等。


當沼氣達到一定濃度時,人進入沼氣池,會發生窒息性中毒,甚至造成死亡。


為杜絕事故發生,這時談談沼氣窒息性中毒的原因、表現和預防、急救措施。


 


沼氣窒息性中毒原因:


要了解沼氣窒息中毒原因,先應該知道它對人體有什麼害處。


1. 烷是無毒的,但空氣中的甲烷濃度達到25─30%時,可使人麻醉;濃度達到70%以上時,人會因缺氧面窒息死亡。沼氣池中甲烷含量一般在55─70%,人下沼氣池時,若池內不通風,甲烷過多,就會發生窒息性中毒。


2. 二氧化碳和氮氣也都屬於無毒瓦斯體,但它們的濃度很高,而氧氣含量很少時,人吸入後,肺內血液得不到足夠的氧氣,造成神經系統及呼吸中樞抑制和麻痺就會發生窒息性中毒。一般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為0.03-0.1%,人吸入含量1.7%,呼吸就加快加深,換氣量比原來增加1.5倍;如濃度達到10.4%,人不能忍受半分鐘;如濃度更大,則出現明顯的呼吸抑制和麻醉;濃度達到20%,人可立即死亡。沼氣池一般含二氧化碳35%左右,若不通風,人進入沼氣池,就會造在窒息性中毒。


3. 沼氣池內各種氣體的比重也不同。甲烷比空氣輕一半,在打開活動蓋板通風時,它容易跑出來;而氮與空氣的比重相近,二氧化碳比空氣重一倍半,不易跑出來。因此,人進入沼氣池前,雖然打開活動蓋板,甲烷能很快跑出來,但是,二氧化碳和氮還在裡面,若沒有經過充分的通風,人進去後就會發生窒息性中毒。


4. 沼氣池中還含有少量的硫化氫,毒性很強。它的濃度達到0.1─0.2%時,就會使人中毒。據提出的分析數字,沼氣池中硫化氫的濃度約在0.01─0.153%。因此,可知池內硫化氫中毒也是存在的;還有人認為,沼氣池中含有少量的磷化三氫的劇毒物質,這也是發生中毒的原因之一。


 


沼氣窒息性中毒的表現:


輕型︰人進入沼氣池後,立即昏倒,不省人事。被救出後,呼吸更深,張口呼吸,數分鐘後清醒。


中型︰病患被救出後,出現陣發性、強直性全身痙攣,昏迷,面色蒼白,心跳呼吸更快,起初瞳孔縮小,後轉為正常。經搶救治療後,大多數都不能回憶曾發生過什麼事情,連自己下沼氣的事也不記得,定向力(辨別時間、地點的能力)暫時受到障礙。


重型︰在池內暈倒後,一般沒有痙攣,或僅有微弱的抽搐;呼吸停止,但心跳還能繼續;若搶救無效死亡,屍斑呈青紫色。


中毒症狀的輕重,與在沼氣池中停留時間的長短、沼氣池中的有害氣體的濃度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若搶救及時,措施得當,都有治愈的可能。


 


預防和急救措施:


沼氣窒息性中毒是完全可以預防的,辦法是︰


1. 在大出料時,要先敞開活動蓋和進出料口,使池內空氣流通,待貯氣箱中殘存沼氣全部排出後,才能入池。


2. 進入沼氣池前,一定要用雞、鴨、兔等小動物裝進籠中,放入池內,觀察數分鐘。如果動物出現窒息,應向池內通風,待動物正常,人再進入。


3. 下池的人員,要在胸博拴一根保險繩,池外設專人守護。如果下池人發生意外,池外可立即拉動保險繩,將人救出。嚴禁單人操作。


4. 下池可帶手電筒照明,但嚴禁點火下池,或在池內點火柴、吸煙,以防止發生燒傷、火災事故。


    


發生了窒息性中毒,應立即進行搶救。措施是︰


1. 向池內繼續通風。搶救人員要沈著冷靜,動作迅速,切忌慌張和盲目下池,以免繼續發生窒息中毒。同時要馬上派人去請醫生。


2. 迅速搭好梯子,搶救人員要拴上保險繩,入池前吸一口氣(最好口內含膠管通氣,膠管一端伸出池外),盡快把人救出池外,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進行搶救並注意保暖。嚴禁圍觀。


3. 已經停止呼吸的病患,應作人工呼吸。如果心跳停止,應作胸外心臟按摩和對口呼吸,同時注射呼吸興奮藥物。出現痙攣的病患要注射鎮定藥物。並馬上送醫院進行搶救。


4. 若病患身上有糞渣,應先清洗面部,掏出嘴裡糞渣,並抱住昏迷者了胸博,讓頭部下垂,把肚內糞液吐出,再進行搶救。



案例報導:


2010/05/29 彰化花壇鄉一間皮革工場,發生沼氣中毒意外,兩名工人準備清理化學槽污泥時,吸入高濃度沼氣中毒摔落槽內,另有四個人意圖搶救也陷入昏迷,經緊急送醫急救後,其中兩人因中毒過深不治死亡,另外四個人也都還沒脫離險境。至於為何發生這起共有兩人死亡、四人命危的工安意外,涉嫌沒有合法營業的業者三緘其口,還趕緊關起工廠大門,拒絕外界關切,至於案發原因與責任歸屬則有待檢方與安檢單位深入追查。


 


2010/05/02日吸入過量硫化氫工廠污水槽 沼氣殺工人,勞動節仍清污未戴氧氣罩 5人輕重傷,消防隊員穿戴全副防護裝備,進入污水處理槽搶救越南工人,但越南工人到院前已死亡。


 


2009/08/25 發生工地意外事件。位於基隆長安街一處工地,傳出有1名工人在地下室抽污水時,疑似沼氣中毒昏倒。消防隊獲報前往現場,由一名小隊長率領兩名隊員到地下室救人,沒想到3個消防人員也昏倒送醫。


 


爲什麼沼氣中毒、經常發生呢?其實,沼氣中毒最常發生在下水道施工,或是密閉空間裡面。一旦空氣不流通,發生沼氣,還會連帶產生二氧化碳,讓人失去知覺。而中毒後,如果沒有在十分鐘內急救,幾乎很難挽回一命。


 


一條條命是怎麼送掉的?殺人兇手都是同一個,沼氣中毒。沼氣到底怎麼來的?意外發生的地點,爲什麼都是化學槽、地下污水道、榨菜桶,因為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沼氣,專挑密閉的空間下手。連帶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氧氣還要重,所以把氧氣都排出去,變成整個密閉空間都是二氧化碳,人呆在裡面哪受得了?更難防的是,沼氣來無影去無蹤,它沒有顏色,有臭味,但是她最愛待的化學槽,污水道都是味道很重的地方,一般人很難發現,才會不知不覺越吸越多。


 


&   沼氣窒息性中毒原因分析:


沼氣的主要成份是甲烷、二氧化碳、氮和少量的硫化氫、氫、一氧化碳等,當沼氣達到一定濃度時,人進入沼氣池,會發生窒息性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在下水道、檢查井、化糞池、泵房集水池、水處理構築物等積存污水、汙物的設施由於潮濕且相對封閉,容易產生沼氣。


烷是無毒的,但密閉空氣中的甲烷如濃度達到25─30%時,就可使人麻醉;濃度達到70%以上時,人會因缺氧面窒息死亡。人下沼氣池時,若池內不通風,甲烷過多,就會發生窒息性中毒。


二氧化碳和氮氣也都屬於無毒瓦斯氣體,當此氣體濃度很高時,而氧氣含量很少時,人吸入後肺部內的血液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就造成神經系統及呼吸中樞抑制和麻痺就會發生窒息性中毒。人不能忍受半分鐘;如濃度更大,則出現明顯的呼吸抑制和麻醉;甚至立即死亡。沼氣池若不通風,人進入沼氣池,就會造在窒息性中毒。


沼氣池內各種氣體的比重都不同。所以在打開活動蓋板通風時,有毒氣體容易散溢出來;但是氮與空氣的比重相近,而二氧化碳比空氣重一倍半,不易散逸出來。因此,人進入沼氣池前,雖然打開活動蓋板,甲烷能很快跑出來,但是,二氧化碳和氮還在裡面,若沒有經過充分的通風,人進去後就會發生窒息性中毒。


 


&   沼氣窒息性中毒症狀:


輕型︰人進入沼氣池後,立即昏倒,不省人事。被救出後,呼吸更深,張口呼吸,數分鐘後清醒。


中型︰病患被救出後,出現陣發性、強直性全身痙攣,昏迷,面色蒼白,心跳呼吸更快,起初瞳孔縮小,後轉為正常。經搶救治療後,大多數都不能回憶曾發生過什麼事情,連自己下沼氣的事也不記得,定向力(辨別時間、地點的能力)暫時受到障礙。


重型︰在池內暈倒後,一般沒有痙攣,或僅有微弱的抽搐;呼吸停止,但心跳還能繼續;若搶救無效死亡,屍斑呈青紫色。


一般氣體對人體的生理危害大致可分為五類:


1. 單純窒息劑:如二氧化碳、甲烷、氮等,其傷害主要是將空氣中的氧驅離,造成空氣中含氧量偏低而引起工作人員窒息死亡。


2. 化學性窒息劑:主要有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氫三種,一氧化碳與血紅素的結合能力較氧高200倍以上,容易造成組織缺氧而危害人體;氰化物及硫化氫則是會抑制人體細胞氧化酵素,使細胞呼吸受到抑制引起組織缺氧,若能即時使用解毒劑,則能挽救性命,施救太慢可能造成死亡或嚴重的後遺症。


3. 吸入後產生系統性作用:如有機溶劑、鉛、砷及金屬燻煙熱等,這些物質吸入後會引起肺部作用及生理系統性的作用,若長期暴露於此類環境中將需特別注意。


4. 呼吸道直接刺激作用劑:如氨、氯、二氧化氮、氫氟酸等,這類氣體將對呼吸道黏膜細胞造成直接傷害,而引起呼吸困難或肺水腫等重大傷害。


5. 引起過敏生理性反應:有二異氰酸甲苯、二氧化硫、甲醛等。


 


&   沼氣中毒的緊急應變措施:


1. 向池內繼續通風,搶救人員要沈著冷靜,動作迅速,切忌慌張和盲目下池,以免繼續發生窒息中毒,同時要馬上派救護車。


2. 迅速搭好梯子,搶救人員要拴上保險繩,戴氧氣筒(或是口內含膠管通氣,膠管一端伸出池外),盡快把人救出池外,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進行搶救並注意保暖。


3. 已經停止呼吸的病患,應施人工呼吸CPR。如果心跳停止,應作胸外心臟按摩和對口呼吸(需專業人員施行),並馬上送醫院進行搶救。


 


&   沼氣窒息性中毒預防措施:


l     操作注意要點:


1. 進入侷限空間作業前必須確實熟讀相關規定及填具進入許可證。


2. 進入侷限空間作業前,應先使用適當之機械通風設備對內部進行通風或換氣。


3. 進入侷限空間作業前必須使用檢驗合格之氧氣偵測器確認內部空氣品質符合安全。


4. 確保緊急救援設備可正常運作及保持救援路線通暢。


l     設備改善:


1. 對於坑內或儲槽內部等侷限空間作業時,應設置適當之機械通風設備。


2. 設立進入侷限空間的簽證許可制度。


3. 勞工從事侷限空間作業,雇主應提供適當之呼吸防護具及其他供勞工緊急避難或救援人員使用之安全裝置。


l     提供緊急應變設備:


1. 提供作業人員適當且可靠之緊急逃生設備。


2. 提供救援人員適當之個人防護具及救援設備。


l     提供教育訓練


1. 訓練員工安全操作步驟。


2. 訓練勞工緊急應變相關訓練。


l     提供救護訓練


1. 確保勞工熟悉急救步驟。


2. 確認緊急救護醫院。


 


&   法規依據:


 


勞工安全衛生法 第五條第一項第七款及第十款


雇主對左列事項應有有符合標準之必要安全衛生設備:


七、防止原料、材料、氣體、蒸氣、粉塵、溶劑、化學物品、含毒性物質、缺氧空氣、生物病原體等引起之危害。


十、防止廢氣、廢液、殘渣等廢棄物引起之危害。


 


缺氧症預防規則~


第二條本規則適用於從事缺氧危險作業之有關事業。


前項缺氧危險作業,指於下列缺氧危險場所從事之作業:


一、長期間未使用之水井、坑井、豎坑、隧道、沈箱、或類似場所等之內部。


七、置放煤、褐煤、硫化礦石、鋼材、鐵屑、原木片、木屑、乾性油、魚油或其他易吸收空氣中氧氣之物質等之儲槽、船艙、倉庫、地窖、貯煤器或其他儲存設備之內部。


十一、置放糞尿、腐泥、污水、紙漿液或其他易腐化或分解之物質之儲槽、船艙、槽、管、暗渠、人孔、溝、或坑井等之內部。


第四條雇主使勞工從事缺氧危險作業時,應置備測定空氣中氧氣濃度之必要測定儀器,並採取隨時可確認空氣中氧氣濃度、硫化氫等其他有害氣體濃度之措施。


第五條雇主使勞工從事缺氧危險作業時,應予適當換氣,以保持該作業場所空氣中氧氣濃度在百分之十八以上。但為防止爆炸、氧化或作業上有顯著困難致不能實施換氣者,不在此限。


雇主依前項規定實施換氣時,不得使用純氧。


 


~~參考來源: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缺氧症預防規則~~~



編號002 作者大器



前言


沼氣中毒事故在排水設施維護作業中經常發生,造成多人中毒的事故案例屢見不鮮。因此瞭解沼氣的產生和致毒機制,從而制定並採取妥善措施以保護市政工人的生命健康顯得尤為重要。


一、沼氣的產生 


下水道、檢查井、化糞池、泵房集水池、水處理構築物等積存污水、汙物的設施由於潮濕且相對封閉,容易產生沼氣。沼氣是有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厭氧消化產生的混合氣體,沼氣的產生過程是一個由多種細菌參與的多階段的生化反應過程,整個過程可以分為水解、產酸、產甲烷三個階段:


 


水解階段是一些兼性細菌分泌胞外酶,將纖維素、脂肪等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細菌可以吸收的溶解物質的過程,此過程有少量二氧化碳和氨產生。


 


產酸階段是細菌把水解產物分解為揮發性脂肪酸、揮發醇及一些醛酮類物質的階段,該過程產生二氧化碳、氨、硫化氫、氫等氣體。能夠進行水解和酸性消化的細菌種類很多,它們在有氧和厭氧環境下均能存活,統稱產酸菌。


 


產甲烷階段是在厭氧環境中由甲烷細菌以揮發性脂肪酸等易降解物質為底物產生甲烷的過程。該過程對環境條件要求較高,如要求PH值在6.47.8之間、絕對厭氧環境等。甲烷細菌的種類少,繁殖速度慢,代謝活力不強,適宜的溫度範圍狹窄。


 


下水道等排水設施由於存在大量有機物質加之自身特點,為沼氣的產生提供了理想場所,當管道堵塞或長時間積存污水污泥時厭氧條件更加充分。設施中沼氣濃度高時不僅會引起人員中毒,而且有爆炸危險,因此維護作業時必須考慮沼氣的作用和影響,採取有效的方法保證作業安全。


 


二、沼氣的致毒成份 


沼氣一般含甲烷50%~70%,含二氧化碳2540%,和少量的氮氣、氫氣、氨氣和硫化氫、磷化氫等,具體成份取決於底物的有機物成份和消化程度。例如:硫化氫在沼氣成份中通常僅占0.0050.08%,當污水中含有大量蛋白質或硫酸鹽時,硫化氫的含量會達到1%;磷化氫在沼氣中通常痕量存在,當有油麩、骨粉、棉籽餅、磷礦粉、動物屍體等含磷有機物時,含量會明顯增高;當PH值小於7時甲烷的產生會受到抑制;當溫度從15℃~25℃以下提高到35℃~38℃時,產氣效率會成倍提高。


甲烷、二氧化碳、氫氣、氮氣都是無毒性的氣體,但是它們在高濃度下使空氣中氧氣的分壓降低,致使肌體動脈血血紅蛋白氧飽和度和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導致組織供養不足,引起缺氧窒息。若空氣中甲烷含量達到2530%時,人們就會產生頭痛、頭暈、噁心、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乏力、四肢發軟等症狀。若空氣中甲烷含量達到4550%以上時,人們就會因嚴重缺氧而出現呼吸困難、心動過速、昏迷、窒息死亡。


硫化氫是一種神經毒劑,亦為窒息性和刺激性氣體。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亦可伴有心臟等多器官損害,對毒作用最敏感的是腦和粘膜接觸部位。吸入的硫化氫進入血液分佈至全身,與細胞內線粒體中的細胞色素氧化酶結合,使其失去傳遞電子的能力,造成細胞缺氧。硫化氫還可能與體內谷胱甘肽中的巰基結合,使谷胱甘肽失活,影響生物氧化過程,加重了組織缺氧。高濃度(1000mg/m3以上)硫化氫,主要通過對嗅神經、呼吸道及頸動脈竇和主動脈體的化學感受器的直接刺激,傳入中樞神經系統,先是興奮,迅即轉入抑制,發生呼吸麻痹,以至於‘電擊樣中毒”。硫化氫接觸濕潤粘膜,與液體中的鈉離子反應生成硫化鈉,對眼和呼吸道產生刺激和腐蝕,可致眼結膜炎,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腫。由於阻斷細胞氧化過程,心肌缺氧,可發生彌漫性中毒性心肌病。


氨氣對粘膜和皮膚有鹼性刺激及腐蝕作用,可造成組織溶解性壞死。高濃度時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和心臟停搏。人接觸553mg/m3可發生強烈的刺激症狀,可耐受 1.2分鐘;35007000mg/m3濃度下可立即死亡。


 磷化氫屬高毒類物質,濃度在1442mg/m3時,可聞到特有    的腐魚樣氣味,10mg/m3濃度下接觸6小時有中毒症狀,409846mg/m3濃度下接觸051小時可致死。


不同濃度沼氣成分對人的影響見附表1


 


三.沼氣中毒的特點


下水管道等排水設施中由於污水污泥的成分複雜,環境條件不同,    導致不同地區、不同季節沼氣成分差異很大,中毒的原因必須根據具    體案例具體分析,但是沼氣中毒事故的發生卻有著相同的特點,即:主觀上安全生產管理不當,作業人員缺乏預防沼氣中毒的意識和措施,沒有配備安全防護設備器材;客觀上沼氣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使中毒事件瞬間突發,往往一案多人。


沼氣的隱蔽性原於兩各方面,第一:沼氣的成分中有幾種易溶于水的氣體,如:二氧化碳、硫化氫、氨等,常溫下1體積水可溶解119體積二氧化碳氣體、224體積硫化氫和700體積的氨,在窖井等密閉的環境中這些溶解在水中的氣體達到飽和狀態,一旦受到擾動時會迅速釋放,靜置時又會重新溶解到水中,並且隨水流動成為“隱蔽殺手”。第二:高濃度的氣體會使人的嗅覺產生疲勞,感覺不到危險的臨近而疏於防範。


瞬間突發性是沼氣中毒的又一特點,吸入高濃度的窒息性氣體造成人體組織缺氧,使人的神經系統受到損傷;高濃度硫化氫通過對嗅神經、呼吸道粘膜神經及頸動脈竇和主動脈體的化學感受器的強烈刺激,導致呼吸麻痹,甚至猝死,表現為“電擊樣死亡”。事件往往在瞬間發生而毫無徵兆。


由於沼氣的隱蔽性和中毒事件的突發性,使得許多缺乏防範意識的人在無防護措施的條件下救助傷者,從而導致更多的人員中毒。這也是沼氣中毒事故的一大特點


 


四.沼氣中毒的預防措施


在我國,排水企(事)業單位一般把下水道、沉澱池、化糞池疏         挖等髒累苦險的工作交給農民工幹,並且疏于管理,工人缺乏預防沼            氣中毒的安全意識和必要的防護手段,因此預防沼氣中毒必須從安全          教育、安全技術、安全管理三方面入手,採取相應措施。


1.安全教育


排水設施維護管理單位或部門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防止沼氣中毒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使從事疏挖作業的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防護知識。


2.安全管理


管道疏挖等專案管理單位應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要求,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和沼氣中毒緊急救援預案。並將各種安全措施落實到位


3.  安全技術 


高濃度窒息性氣體如甲烷、二氧化碳和制毒氣體如硫化氫、氨、磷化氫是導致中毒的原因,因此採取通風措施,讓有害氣體徹底消散使作業空間充滿新鮮空氣,這是防止沼氣中毒最有效的辦法。倘若無法做到充分通風,則應該避免進入危險空間,確需進入時則必須佩帶有效的防護設備。防護設備有防毒面具、送風面罩等,檢測設備有氣體檢測儀器、檢測試紙。


 


 採用機械通風應讓風送至作業空間的最底層,並保證作業時送風設備工作正常。充分通風後,應採用有害氣體檢測儀器檢測,確認有害氣體濃度低於安全濃度時方可進人。當密閉的井室剛打開時,應避免靜電和明火,以免引起沼氣爆炸。


4.具體安全措施


1)通風:保證良好的通風條件是避免沼氣中毒最有效的辦法。首先自然通風,讓易揮發的氣體消散,同時要注意避免出現明火,防止沼氣爆炸,然後機械通風,通風管應該放到底層以保證作業面的空氣持續新鮮。


2)檢驗:進入可能有沼氣的空間以前應檢測有害氣體。用氣體儀器檢測可以準確方便地檢測多種有害氣體;用濕潤的醋酸鉛試紙也可以方便地檢測出硫化氫氣體的存在,方法是用浸有2%醋酸鉛的濕試紙暴露於作業場所30秒鐘,如試紙變為棕色至黑色,則嚴禁入場作業。


3)在沒有強制通風措施時,作業人員必須配戴防毒面罩或空氣呼吸器,井下作業時應系好防護帶,並確保能被監護人員用防護帶拽出井室。


(4) 作業人員工作時,應在場外安排兩個監護人員,並備好防毒面具,監護人員不得擅離崗位。


(5)進入井下救人時必須配備防毒面具或其他防毒器具。


(6)眼、心臟、肺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為職業禁忌。


(7)安排好其他勞動保護工作。


 


五.沼氣中毒的現場急救


  迅速讓患者脫離現場,移到空氣新鮮處,脫去污染衣物,呼吸心 跳停止者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及人工呼吸(注意:發現有肺水腫者,不准做人工呼吸,忌用口對口人工呼吸,萬不得已時與病人間隔以數層濕水的紗布)。呼吸困難應吸氧,有條件的地方及早用高壓氧治療。儘快將患者送入醫院接受治療。


                      


 結論


排水管道、排水泵站、貯水池、發酵罐、發酵池、不通風的地窖及長期不開放的各種礦井、油井、船艙底部和密閉的儲藏水果、穀物 的倉庫等地方都有可能產生沼氣;沼氣中毒的致毒原因複雜,但中毒事故主觀上都缺乏安全生產管理,客觀上有共同特點即:氣體的隱蔽性、事件的突發性和一案多人;保持現場有良好通風可以有效避免沼氣中毒的發生;在有沼氣的場所嚴禁明火,測試過安全的可疑場所,還應該保持通風,並採取各項安全措施,防止擾動水體逸出的有害氣體中毒。搶救中毒傷員時施救人員要作好自身的安全防範,以免中毒。總之,採取科學的預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沼氣中毒。


 


参考文献:
中国化学品安全网知识网


国家安全生产总局网站安全常识
中国职业病防治网站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控制与维护管理


本文来自: 环境技术网(www.65et.com)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65et.com/h2o/6/200707087599.html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緊急通知+++

網路上的緊急通知,請大家一定關注.
如果你收到任何一個電話(包括10086)說是在檢查你的手機線路,
並要求你按#或其他任何按鍵,請不要按那些鍵,並馬上結束通話。
那是一家欺詐公司,他們的機器能在你按下#或其他按鍵後連接到你的SIM卡,
並用你的錢來打電話。把這個消息轉發給盡可能多的朋友,阻止這項欺詐。
這條消息已經被摩托羅拉和諾基亞證實。現在全世界超過百萬手機正被這種病毒感染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淡水白蝦的養殖和海水白蝦養殖,一般黑殼仔蝦苗入池的存活率何者較多?


答:海水白蝦養殖的存活率比較多。因為蝦苗場剛出場的白蝦苗(紅筋仔)鹽度大約在一度半左右,若沒有經過淡化降到0.2度左右,很難在低鹽度的淡水蝦池存活。而經過淡化處理的叫做黑殼仔,價錢高三倍,淡化也都只淡化到0.5度左右。除非你買到淡化到0.2~0.3度的白蝦苗,不然存活率都不高。


2.如果是海水白蝦養殖,那麼如何提高淡水白蝦苗的存活率?


答:這一題看不太懂。如果是海水白蝦養殖,鹽度應該都在2度左右,當然要放養海水白蝦苗,絕不可放養淡化的白蝦苗,這樣豈非勞民又傷財呢?要提高淡水白蝦苗的存活率,就是放養時要注意鹽度不要相差太多。


3.,一般蝦苗供應商不是針對欲放養的塭池鹽度,在該場區內淡化調整鹽度,為何大部人說淡水放養池的鹽度最好 2 - 3 分水存活率會提高,是否正確。


答:因為目前白蝦苗價錢很低迷,蝦苗場為了維持高成數,就不可能淡化到很徹底。大多數的淡水放養用的黑殼仔只淡化到0.5度,所以淡水放養池的鹽度要有0.3度以上才能使蝦苗高成數的存活。


4.請問老師怎樣調整淡水池鹽度,以利蝦苗適應塭池的環境。


答:最好的方法就是引進海水或是購買海水(高屏區有專門為白蝦養殖業者運送海水的專用水車),其次是抽取地下鹽水,再其次是使用曬鹽場滷水或使用工業海鹽。若是使用購買的海水,滷水或海鹽,基於省錢的概念,放養初期水位不要太高,待穩定後才慢慢增高水位。


5.因為我養殖是淡水池一直無法提高存活率,所以常常追加蝦苗,為何蝦苗入池都有試水會活,一樣不如預期。


答:影響蝦苗活存率的因素不只是鹽度一項而已。蝦苗本身的健康度,運輸過程是否快捷順利,白蝦池的水質是否合乎標準?放養後水質的控管是否得當?這都會影響存活率。再則。試水會活不保證活存率高,例如試放蝦苗100尾,經過一夜看起來都存活<仔細看只發現一尾屍體,請問這樣的蝦苗放養以後存活率會不會很好?答案是不會。為什麼?因為8小時死一尾,一天死3尾,死亡率3%,10天不只死30%,而可能是死亡率超過90%。


如何才能確保低鹽度的淡水池白蝦苗活存率呢?


1.要買淡化到0.5度以內的黑殼仔,而最好能訂購0.3度的淡水黑殼仔。


2.白蝦苗出場時要健康有活力。(可用圓形臉盆旋轉盆水,讓蝦苗集中在臉盆中心,等到盆水平靜以後,健康蝦苗都會游走,只剩下虛弱的和死亡的蝦苗在臉盆中央。從而能判斷出蝦苗是否健康)


3.要就近購買運輸過程不要超過1小時,運輸過程要注意勿讓水溫升高。盡量在清晨8點以前放養完畢,以避免強烈日光直射。


4.池水鹽度須再0.3度以上,以免鹽度差太多。


5.養水需7天以上,不可匆促放養蝦苗,因地下水含高濃度酸離子,未經養水7天以上,足以造成蝦苗死亡。如果緊急放養蝦苗,可抽去舊池水,10日內引進地下水不能超過10%。


6.放養蝦苗前不只要試蝦,而且要試水,就是必須檢驗水質,PH值不要高於8.5,總氨NH3/NH4,亞硝酸NO2的濃度必須是0PPM。


7.放養前放養中放養後,都不可在蝦池周圍噴灑農藥或除草劑.


8.放養前施灑沸石粉以除去可能危害蝦苗的毒素。


9.放養後繼續追蹤總氨和亞硝酸濃度不可高於0PPM,超過0.05PPM就必須做緊急處理。緊急處理就是使用沸石粉。


10.為求水質轉化正常,宜在放養前使用三合一光合成菌,以提高水質穩定度。放養後視情況補充之,以維持效果。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淡水白蝦的養殖和海水白蝦養殖,一般黑殼仔蝦苗入池的存活率何者較多?


答:海水白蝦養殖的存活率比較多。因為蝦苗場剛出場的白蝦苗(紅筋仔)鹽度大約在一度半左右,若沒有經過淡化降到0.2度左右,很難在低鹽度的淡水蝦池存活。而經過淡化處理的叫做黑殼仔,價錢高三倍,淡化也都只淡化到0.5度左右。除非你買到淡化到0.2~0.3度的白蝦苗,不然存活率都不高。


2.如果是海水白蝦養殖,那麼如何提高淡水白蝦苗的存活率?


答:這一題看不太懂。如果是海水白蝦養殖,鹽度應該都在2度左右,當然要放養海水白蝦苗,絕不可放養淡化的白蝦苗,這樣豈非勞民又傷財呢?要提高淡水白蝦苗的存活率,就是放養時要注意鹽度不要相差太多。


3.,一般蝦苗供應商不是針對欲放養的塭池鹽度,在該場區內淡化調整鹽度,為何大部人說淡水放養池的鹽度最好 2 - 3 分水存活率會提高,是否正確。


答:因為目前白蝦苗價錢很低迷,蝦苗場為了維持高成數,就不可能淡化到很徹底。大多數的淡水放養用的黑殼仔只淡化到0.5度,所以淡水放養池的鹽度要有0.3度以上才能使蝦苗高成數的存活。


4.請問老師怎樣調整淡水池鹽度,以利蝦苗適應塭池的環境。


答:最好的方法就是引進海水或是購買海水(高屏區有專門為白蝦養殖業者運送海水的專用水車),其次是抽取地下鹽水,再其次是使用曬鹽場滷水或使用工業海鹽。若是使用購買的海水,滷水或海鹽,基於省錢的概念,放養初期水位不要太高,待穩定後才慢慢增高水位。


5.因為我養殖是淡水池一直無法提高存活率,所以常常追加蝦苗,為何蝦苗入池都有試水會活,一樣不如預期。


答:影響蝦苗活存率的因素不只是鹽度一項而已。蝦苗本身的健康度,運輸過程是否快捷順利,白蝦池的水質是否合乎標準?放養後水質的控管是否得當?這都會影響存活率。再則。試水會活不保證活存率高,例如試放蝦苗100尾,經過一夜看起來都存活<仔細看只發現一尾屍體,請問這樣的蝦苗放養以後存活率會不會很好?答案是不會。為什麼?因為8小時死一尾,一天死3尾,死亡率3%,10天不只死30%,而可能是死亡率超過90%。


如何才能確保低鹽度的淡水池白蝦苗活存率呢?


1.要買淡化到0.5度以內的黑殼仔,而最好能訂購0.3度的淡水黑殼仔。


2.白蝦苗出場時要健康有活力。(可用圓形臉盆旋轉盆水,讓蝦苗集中在臉盆中心,等到盆水平靜以後,健康蝦苗都會游走,只剩下虛弱的和死亡的蝦苗在臉盆中央。從而能判斷出蝦苗是否健康)


3.要就近購買運輸過程不要超過1小時,運輸過程要注意勿讓水溫升高。盡量在清晨8點以前放養完畢,以避免強烈日光直射。


4.池水鹽度須再0.3度以上,以免鹽度差太多。


5.養水需7天以上,不可匆促放養蝦苗,因地下水含高濃度酸離子,未經養水7天以上,足以造成蝦苗死亡。如果緊急放養蝦苗,可抽去舊池水,10日內引進地下水不能超過10%。


6.放養蝦苗前不只要試蝦,而且要試水,就是必須檢驗水質,PH值不要高於8.5,總氨NH3/NH4,亞硝酸NO2的濃度必須是0PPM。


7.放養前放養中放養後,都不可在蝦池周圍噴灑農藥或除草劑.


8.放養前施灑沸石粉以除去可能危害蝦苗的毒素。


9.放養後繼續追蹤總氨和亞硝酸濃度不可高於0PPM,超過0.05PPM就必須做緊急處理。緊急處理就是使用沸石粉。


10.為求水質轉化正常,宜在放養前使用三合一光合成菌,以提高水質穩定度。放養後視情況補充之,以維持效果。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分類:生物科技

台灣有個科學家陳博士,在美國鑽研細菌學有成,

大約五年前曾應國科會之邀請,

回台從事有關細菌基因排序,和激光法製造細菌的學術指導,

筆者很榮幸能夠做陪一日,很幸運的獲得很多最頂尖的生物科技技術。

當時我很驚訝DNA技術的精進,就如同侏儸紀公園的電影所說的一樣

,當人類需要什麼功能的細菌和微生物,都可以在實驗室利用基因排序組合

來把它製造出來。





史無前例 人造細菌問世


美國研究人員研發出第1個由合成基因組控制、可自行複製的細菌細胞,這項突破引發在試管再造生命的相關新議題。研究主持人范特爾(Craig Venter)公布持續15年的研究,他說:「這是第1個人造的合成細胞。」「我們稱之為合成,因為這個細胞完全由合成染色體發育而成,從電腦裡的訊息開始以4瓶化學物質在化學合成器上製造出來」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現在希望研發出的方法,「探索生命的基本機制,並打造出特地設計用以解決環境或能源問題的細菌」研究報告指出,這項方法可用來設計專門協助製造生質能源或清除環境危害物。可能的應用包括製造出可以清除二氧化碳的藻類,或為煉油廠生產新的能源碳氫化合物。研究員也希望開發可加快生產疫苗的技術,以及製造新食材與化學物質。這項研究由范特爾(J. Craig Venter Institute)進行,成果刊載在「科學」(Science)期刊。美國研究人員試著在實驗室裡製造出合成生物,現在他們利用人造基因組「啟動」了1種原有染色體被剔除的細菌。他們期望用這種細菌,最終設計出訂做的微生物。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