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獎徵答:如何防止沼氣中毒


有鑒於沼氣中毒事件頻傳


為了防止沼氣中毒事件再度發生


請大家?踴躍提出專業意見


如能發揮宣導功能


減少類似中毒事件發生


那就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功德無量!


誰寫得最好,就送他萬巒豬腳一隻,低溫宅配到府,以示感謝之意。


 


編號001 作者5W2H


沼氣的主要成份是甲烷、二氧化碳、氮和少量的硫化氫、氫、一氧化碳等。


當沼氣達到一定濃度時,人進入沼氣池,會發生窒息性中毒,甚至造成死亡。


為杜絕事故發生,這時談談沼氣窒息性中毒的原因、表現和預防、急救措施。


 


沼氣窒息性中毒原因:


要了解沼氣窒息中毒原因,先應該知道它對人體有什麼害處。


1. 烷是無毒的,但空氣中的甲烷濃度達到25─30%時,可使人麻醉;濃度達到70%以上時,人會因缺氧面窒息死亡。沼氣池中甲烷含量一般在55─70%,人下沼氣池時,若池內不通風,甲烷過多,就會發生窒息性中毒。


2. 二氧化碳和氮氣也都屬於無毒瓦斯體,但它們的濃度很高,而氧氣含量很少時,人吸入後,肺內血液得不到足夠的氧氣,造成神經系統及呼吸中樞抑制和麻痺就會發生窒息性中毒。一般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為0.03-0.1%,人吸入含量1.7%,呼吸就加快加深,換氣量比原來增加1.5倍;如濃度達到10.4%,人不能忍受半分鐘;如濃度更大,則出現明顯的呼吸抑制和麻醉;濃度達到20%,人可立即死亡。沼氣池一般含二氧化碳35%左右,若不通風,人進入沼氣池,就會造在窒息性中毒。


3. 沼氣池內各種氣體的比重也不同。甲烷比空氣輕一半,在打開活動蓋板通風時,它容易跑出來;而氮與空氣的比重相近,二氧化碳比空氣重一倍半,不易跑出來。因此,人進入沼氣池前,雖然打開活動蓋板,甲烷能很快跑出來,但是,二氧化碳和氮還在裡面,若沒有經過充分的通風,人進去後就會發生窒息性中毒。


4. 沼氣池中還含有少量的硫化氫,毒性很強。它的濃度達到0.1─0.2%時,就會使人中毒。據提出的分析數字,沼氣池中硫化氫的濃度約在0.01─0.153%。因此,可知池內硫化氫中毒也是存在的;還有人認為,沼氣池中含有少量的磷化三氫的劇毒物質,這也是發生中毒的原因之一。


 


沼氣窒息性中毒的表現:


輕型︰人進入沼氣池後,立即昏倒,不省人事。被救出後,呼吸更深,張口呼吸,數分鐘後清醒。


中型︰病患被救出後,出現陣發性、強直性全身痙攣,昏迷,面色蒼白,心跳呼吸更快,起初瞳孔縮小,後轉為正常。經搶救治療後,大多數都不能回憶曾發生過什麼事情,連自己下沼氣的事也不記得,定向力(辨別時間、地點的能力)暫時受到障礙。


重型︰在池內暈倒後,一般沒有痙攣,或僅有微弱的抽搐;呼吸停止,但心跳還能繼續;若搶救無效死亡,屍斑呈青紫色。


中毒症狀的輕重,與在沼氣池中停留時間的長短、沼氣池中的有害氣體的濃度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若搶救及時,措施得當,都有治愈的可能。


 


預防和急救措施:


沼氣窒息性中毒是完全可以預防的,辦法是︰


1. 在大出料時,要先敞開活動蓋和進出料口,使池內空氣流通,待貯氣箱中殘存沼氣全部排出後,才能入池。


2. 進入沼氣池前,一定要用雞、鴨、兔等小動物裝進籠中,放入池內,觀察數分鐘。如果動物出現窒息,應向池內通風,待動物正常,人再進入。


3. 下池的人員,要在胸博拴一根保險繩,池外設專人守護。如果下池人發生意外,池外可立即拉動保險繩,將人救出。嚴禁單人操作。


4. 下池可帶手電筒照明,但嚴禁點火下池,或在池內點火柴、吸煙,以防止發生燒傷、火災事故。


    


發生了窒息性中毒,應立即進行搶救。措施是︰


1. 向池內繼續通風。搶救人員要沈著冷靜,動作迅速,切忌慌張和盲目下池,以免繼續發生窒息中毒。同時要馬上派人去請醫生。


2. 迅速搭好梯子,搶救人員要拴上保險繩,入池前吸一口氣(最好口內含膠管通氣,膠管一端伸出池外),盡快把人救出池外,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進行搶救並注意保暖。嚴禁圍觀。


3. 已經停止呼吸的病患,應作人工呼吸。如果心跳停止,應作胸外心臟按摩和對口呼吸,同時注射呼吸興奮藥物。出現痙攣的病患要注射鎮定藥物。並馬上送醫院進行搶救。


4. 若病患身上有糞渣,應先清洗面部,掏出嘴裡糞渣,並抱住昏迷者了胸博,讓頭部下垂,把肚內糞液吐出,再進行搶救。



案例報導:


2010/05/29 彰化花壇鄉一間皮革工場,發生沼氣中毒意外,兩名工人準備清理化學槽污泥時,吸入高濃度沼氣中毒摔落槽內,另有四個人意圖搶救也陷入昏迷,經緊急送醫急救後,其中兩人因中毒過深不治死亡,另外四個人也都還沒脫離險境。至於為何發生這起共有兩人死亡、四人命危的工安意外,涉嫌沒有合法營業的業者三緘其口,還趕緊關起工廠大門,拒絕外界關切,至於案發原因與責任歸屬則有待檢方與安檢單位深入追查。


 


2010/05/02日吸入過量硫化氫工廠污水槽 沼氣殺工人,勞動節仍清污未戴氧氣罩 5人輕重傷,消防隊員穿戴全副防護裝備,進入污水處理槽搶救越南工人,但越南工人到院前已死亡。


 


2009/08/25 發生工地意外事件。位於基隆長安街一處工地,傳出有1名工人在地下室抽污水時,疑似沼氣中毒昏倒。消防隊獲報前往現場,由一名小隊長率領兩名隊員到地下室救人,沒想到3個消防人員也昏倒送醫。


 


爲什麼沼氣中毒、經常發生呢?其實,沼氣中毒最常發生在下水道施工,或是密閉空間裡面。一旦空氣不流通,發生沼氣,還會連帶產生二氧化碳,讓人失去知覺。而中毒後,如果沒有在十分鐘內急救,幾乎很難挽回一命。


 


一條條命是怎麼送掉的?殺人兇手都是同一個,沼氣中毒。沼氣到底怎麼來的?意外發生的地點,爲什麼都是化學槽、地下污水道、榨菜桶,因為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沼氣,專挑密閉的空間下手。連帶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氧氣還要重,所以把氧氣都排出去,變成整個密閉空間都是二氧化碳,人呆在裡面哪受得了?更難防的是,沼氣來無影去無蹤,它沒有顏色,有臭味,但是她最愛待的化學槽,污水道都是味道很重的地方,一般人很難發現,才會不知不覺越吸越多。


 


&   沼氣窒息性中毒原因分析:


沼氣的主要成份是甲烷、二氧化碳、氮和少量的硫化氫、氫、一氧化碳等,當沼氣達到一定濃度時,人進入沼氣池,會發生窒息性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在下水道、檢查井、化糞池、泵房集水池、水處理構築物等積存污水、汙物的設施由於潮濕且相對封閉,容易產生沼氣。


烷是無毒的,但密閉空氣中的甲烷如濃度達到25─30%時,就可使人麻醉;濃度達到70%以上時,人會因缺氧面窒息死亡。人下沼氣池時,若池內不通風,甲烷過多,就會發生窒息性中毒。


二氧化碳和氮氣也都屬於無毒瓦斯氣體,當此氣體濃度很高時,而氧氣含量很少時,人吸入後肺部內的血液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就造成神經系統及呼吸中樞抑制和麻痺就會發生窒息性中毒。人不能忍受半分鐘;如濃度更大,則出現明顯的呼吸抑制和麻醉;甚至立即死亡。沼氣池若不通風,人進入沼氣池,就會造在窒息性中毒。


沼氣池內各種氣體的比重都不同。所以在打開活動蓋板通風時,有毒氣體容易散溢出來;但是氮與空氣的比重相近,而二氧化碳比空氣重一倍半,不易散逸出來。因此,人進入沼氣池前,雖然打開活動蓋板,甲烷能很快跑出來,但是,二氧化碳和氮還在裡面,若沒有經過充分的通風,人進去後就會發生窒息性中毒。


 


&   沼氣窒息性中毒症狀:


輕型︰人進入沼氣池後,立即昏倒,不省人事。被救出後,呼吸更深,張口呼吸,數分鐘後清醒。


中型︰病患被救出後,出現陣發性、強直性全身痙攣,昏迷,面色蒼白,心跳呼吸更快,起初瞳孔縮小,後轉為正常。經搶救治療後,大多數都不能回憶曾發生過什麼事情,連自己下沼氣的事也不記得,定向力(辨別時間、地點的能力)暫時受到障礙。


重型︰在池內暈倒後,一般沒有痙攣,或僅有微弱的抽搐;呼吸停止,但心跳還能繼續;若搶救無效死亡,屍斑呈青紫色。


一般氣體對人體的生理危害大致可分為五類:


1. 單純窒息劑:如二氧化碳、甲烷、氮等,其傷害主要是將空氣中的氧驅離,造成空氣中含氧量偏低而引起工作人員窒息死亡。


2. 化學性窒息劑:主要有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氫三種,一氧化碳與血紅素的結合能力較氧高200倍以上,容易造成組織缺氧而危害人體;氰化物及硫化氫則是會抑制人體細胞氧化酵素,使細胞呼吸受到抑制引起組織缺氧,若能即時使用解毒劑,則能挽救性命,施救太慢可能造成死亡或嚴重的後遺症。


3. 吸入後產生系統性作用:如有機溶劑、鉛、砷及金屬燻煙熱等,這些物質吸入後會引起肺部作用及生理系統性的作用,若長期暴露於此類環境中將需特別注意。


4. 呼吸道直接刺激作用劑:如氨、氯、二氧化氮、氫氟酸等,這類氣體將對呼吸道黏膜細胞造成直接傷害,而引起呼吸困難或肺水腫等重大傷害。


5. 引起過敏生理性反應:有二異氰酸甲苯、二氧化硫、甲醛等。


 


&   沼氣中毒的緊急應變措施:


1. 向池內繼續通風,搶救人員要沈著冷靜,動作迅速,切忌慌張和盲目下池,以免繼續發生窒息中毒,同時要馬上派救護車。


2. 迅速搭好梯子,搶救人員要拴上保險繩,戴氧氣筒(或是口內含膠管通氣,膠管一端伸出池外),盡快把人救出池外,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進行搶救並注意保暖。


3. 已經停止呼吸的病患,應施人工呼吸CPR。如果心跳停止,應作胸外心臟按摩和對口呼吸(需專業人員施行),並馬上送醫院進行搶救。


 


&   沼氣窒息性中毒預防措施:


l     操作注意要點:


1. 進入侷限空間作業前必須確實熟讀相關規定及填具進入許可證。


2. 進入侷限空間作業前,應先使用適當之機械通風設備對內部進行通風或換氣。


3. 進入侷限空間作業前必須使用檢驗合格之氧氣偵測器確認內部空氣品質符合安全。


4. 確保緊急救援設備可正常運作及保持救援路線通暢。


l     設備改善:


1. 對於坑內或儲槽內部等侷限空間作業時,應設置適當之機械通風設備。


2. 設立進入侷限空間的簽證許可制度。


3. 勞工從事侷限空間作業,雇主應提供適當之呼吸防護具及其他供勞工緊急避難或救援人員使用之安全裝置。


l     提供緊急應變設備:


1. 提供作業人員適當且可靠之緊急逃生設備。


2. 提供救援人員適當之個人防護具及救援設備。


l     提供教育訓練


1. 訓練員工安全操作步驟。


2. 訓練勞工緊急應變相關訓練。


l     提供救護訓練


1. 確保勞工熟悉急救步驟。


2. 確認緊急救護醫院。


 


&   法規依據:


 


勞工安全衛生法 第五條第一項第七款及第十款


雇主對左列事項應有有符合標準之必要安全衛生設備:


七、防止原料、材料、氣體、蒸氣、粉塵、溶劑、化學物品、含毒性物質、缺氧空氣、生物病原體等引起之危害。


十、防止廢氣、廢液、殘渣等廢棄物引起之危害。


 


缺氧症預防規則~


第二條本規則適用於從事缺氧危險作業之有關事業。


前項缺氧危險作業,指於下列缺氧危險場所從事之作業:


一、長期間未使用之水井、坑井、豎坑、隧道、沈箱、或類似場所等之內部。


七、置放煤、褐煤、硫化礦石、鋼材、鐵屑、原木片、木屑、乾性油、魚油或其他易吸收空氣中氧氣之物質等之儲槽、船艙、倉庫、地窖、貯煤器或其他儲存設備之內部。


十一、置放糞尿、腐泥、污水、紙漿液或其他易腐化或分解之物質之儲槽、船艙、槽、管、暗渠、人孔、溝、或坑井等之內部。


第四條雇主使勞工從事缺氧危險作業時,應置備測定空氣中氧氣濃度之必要測定儀器,並採取隨時可確認空氣中氧氣濃度、硫化氫等其他有害氣體濃度之措施。


第五條雇主使勞工從事缺氧危險作業時,應予適當換氣,以保持該作業場所空氣中氧氣濃度在百分之十八以上。但為防止爆炸、氧化或作業上有顯著困難致不能實施換氣者,不在此限。


雇主依前項規定實施換氣時,不得使用純氧。


 


~~參考來源: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缺氧症預防規則~~~



編號002 作者大器



前言


沼氣中毒事故在排水設施維護作業中經常發生,造成多人中毒的事故案例屢見不鮮。因此瞭解沼氣的產生和致毒機制,從而制定並採取妥善措施以保護市政工人的生命健康顯得尤為重要。


一、沼氣的產生 


下水道、檢查井、化糞池、泵房集水池、水處理構築物等積存污水、汙物的設施由於潮濕且相對封閉,容易產生沼氣。沼氣是有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厭氧消化產生的混合氣體,沼氣的產生過程是一個由多種細菌參與的多階段的生化反應過程,整個過程可以分為水解、產酸、產甲烷三個階段:


 


水解階段是一些兼性細菌分泌胞外酶,將纖維素、脂肪等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細菌可以吸收的溶解物質的過程,此過程有少量二氧化碳和氨產生。


 


產酸階段是細菌把水解產物分解為揮發性脂肪酸、揮發醇及一些醛酮類物質的階段,該過程產生二氧化碳、氨、硫化氫、氫等氣體。能夠進行水解和酸性消化的細菌種類很多,它們在有氧和厭氧環境下均能存活,統稱產酸菌。


 


產甲烷階段是在厭氧環境中由甲烷細菌以揮發性脂肪酸等易降解物質為底物產生甲烷的過程。該過程對環境條件要求較高,如要求PH值在6.47.8之間、絕對厭氧環境等。甲烷細菌的種類少,繁殖速度慢,代謝活力不強,適宜的溫度範圍狹窄。


 


下水道等排水設施由於存在大量有機物質加之自身特點,為沼氣的產生提供了理想場所,當管道堵塞或長時間積存污水污泥時厭氧條件更加充分。設施中沼氣濃度高時不僅會引起人員中毒,而且有爆炸危險,因此維護作業時必須考慮沼氣的作用和影響,採取有效的方法保證作業安全。


 


二、沼氣的致毒成份 


沼氣一般含甲烷50%~70%,含二氧化碳2540%,和少量的氮氣、氫氣、氨氣和硫化氫、磷化氫等,具體成份取決於底物的有機物成份和消化程度。例如:硫化氫在沼氣成份中通常僅占0.0050.08%,當污水中含有大量蛋白質或硫酸鹽時,硫化氫的含量會達到1%;磷化氫在沼氣中通常痕量存在,當有油麩、骨粉、棉籽餅、磷礦粉、動物屍體等含磷有機物時,含量會明顯增高;當PH值小於7時甲烷的產生會受到抑制;當溫度從15℃~25℃以下提高到35℃~38℃時,產氣效率會成倍提高。


甲烷、二氧化碳、氫氣、氮氣都是無毒性的氣體,但是它們在高濃度下使空氣中氧氣的分壓降低,致使肌體動脈血血紅蛋白氧飽和度和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導致組織供養不足,引起缺氧窒息。若空氣中甲烷含量達到2530%時,人們就會產生頭痛、頭暈、噁心、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乏力、四肢發軟等症狀。若空氣中甲烷含量達到4550%以上時,人們就會因嚴重缺氧而出現呼吸困難、心動過速、昏迷、窒息死亡。


硫化氫是一種神經毒劑,亦為窒息性和刺激性氣體。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亦可伴有心臟等多器官損害,對毒作用最敏感的是腦和粘膜接觸部位。吸入的硫化氫進入血液分佈至全身,與細胞內線粒體中的細胞色素氧化酶結合,使其失去傳遞電子的能力,造成細胞缺氧。硫化氫還可能與體內谷胱甘肽中的巰基結合,使谷胱甘肽失活,影響生物氧化過程,加重了組織缺氧。高濃度(1000mg/m3以上)硫化氫,主要通過對嗅神經、呼吸道及頸動脈竇和主動脈體的化學感受器的直接刺激,傳入中樞神經系統,先是興奮,迅即轉入抑制,發生呼吸麻痹,以至於‘電擊樣中毒”。硫化氫接觸濕潤粘膜,與液體中的鈉離子反應生成硫化鈉,對眼和呼吸道產生刺激和腐蝕,可致眼結膜炎,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腫。由於阻斷細胞氧化過程,心肌缺氧,可發生彌漫性中毒性心肌病。


氨氣對粘膜和皮膚有鹼性刺激及腐蝕作用,可造成組織溶解性壞死。高濃度時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和心臟停搏。人接觸553mg/m3可發生強烈的刺激症狀,可耐受 1.2分鐘;35007000mg/m3濃度下可立即死亡。


 磷化氫屬高毒類物質,濃度在1442mg/m3時,可聞到特有    的腐魚樣氣味,10mg/m3濃度下接觸6小時有中毒症狀,409846mg/m3濃度下接觸051小時可致死。


不同濃度沼氣成分對人的影響見附表1


 


三.沼氣中毒的特點


下水管道等排水設施中由於污水污泥的成分複雜,環境條件不同,    導致不同地區、不同季節沼氣成分差異很大,中毒的原因必須根據具    體案例具體分析,但是沼氣中毒事故的發生卻有著相同的特點,即:主觀上安全生產管理不當,作業人員缺乏預防沼氣中毒的意識和措施,沒有配備安全防護設備器材;客觀上沼氣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使中毒事件瞬間突發,往往一案多人。


沼氣的隱蔽性原於兩各方面,第一:沼氣的成分中有幾種易溶于水的氣體,如:二氧化碳、硫化氫、氨等,常溫下1體積水可溶解119體積二氧化碳氣體、224體積硫化氫和700體積的氨,在窖井等密閉的環境中這些溶解在水中的氣體達到飽和狀態,一旦受到擾動時會迅速釋放,靜置時又會重新溶解到水中,並且隨水流動成為“隱蔽殺手”。第二:高濃度的氣體會使人的嗅覺產生疲勞,感覺不到危險的臨近而疏於防範。


瞬間突發性是沼氣中毒的又一特點,吸入高濃度的窒息性氣體造成人體組織缺氧,使人的神經系統受到損傷;高濃度硫化氫通過對嗅神經、呼吸道粘膜神經及頸動脈竇和主動脈體的化學感受器的強烈刺激,導致呼吸麻痹,甚至猝死,表現為“電擊樣死亡”。事件往往在瞬間發生而毫無徵兆。


由於沼氣的隱蔽性和中毒事件的突發性,使得許多缺乏防範意識的人在無防護措施的條件下救助傷者,從而導致更多的人員中毒。這也是沼氣中毒事故的一大特點


 


四.沼氣中毒的預防措施


在我國,排水企(事)業單位一般把下水道、沉澱池、化糞池疏         挖等髒累苦險的工作交給農民工幹,並且疏于管理,工人缺乏預防沼            氣中毒的安全意識和必要的防護手段,因此預防沼氣中毒必須從安全          教育、安全技術、安全管理三方面入手,採取相應措施。


1.安全教育


排水設施維護管理單位或部門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防止沼氣中毒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使從事疏挖作業的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防護知識。


2.安全管理


管道疏挖等專案管理單位應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要求,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和沼氣中毒緊急救援預案。並將各種安全措施落實到位


3.  安全技術 


高濃度窒息性氣體如甲烷、二氧化碳和制毒氣體如硫化氫、氨、磷化氫是導致中毒的原因,因此採取通風措施,讓有害氣體徹底消散使作業空間充滿新鮮空氣,這是防止沼氣中毒最有效的辦法。倘若無法做到充分通風,則應該避免進入危險空間,確需進入時則必須佩帶有效的防護設備。防護設備有防毒面具、送風面罩等,檢測設備有氣體檢測儀器、檢測試紙。


 


 採用機械通風應讓風送至作業空間的最底層,並保證作業時送風設備工作正常。充分通風後,應採用有害氣體檢測儀器檢測,確認有害氣體濃度低於安全濃度時方可進人。當密閉的井室剛打開時,應避免靜電和明火,以免引起沼氣爆炸。


4.具體安全措施


1)通風:保證良好的通風條件是避免沼氣中毒最有效的辦法。首先自然通風,讓易揮發的氣體消散,同時要注意避免出現明火,防止沼氣爆炸,然後機械通風,通風管應該放到底層以保證作業面的空氣持續新鮮。


2)檢驗:進入可能有沼氣的空間以前應檢測有害氣體。用氣體儀器檢測可以準確方便地檢測多種有害氣體;用濕潤的醋酸鉛試紙也可以方便地檢測出硫化氫氣體的存在,方法是用浸有2%醋酸鉛的濕試紙暴露於作業場所30秒鐘,如試紙變為棕色至黑色,則嚴禁入場作業。


3)在沒有強制通風措施時,作業人員必須配戴防毒面罩或空氣呼吸器,井下作業時應系好防護帶,並確保能被監護人員用防護帶拽出井室。


(4) 作業人員工作時,應在場外安排兩個監護人員,並備好防毒面具,監護人員不得擅離崗位。


(5)進入井下救人時必須配備防毒面具或其他防毒器具。


(6)眼、心臟、肺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為職業禁忌。


(7)安排好其他勞動保護工作。


 


五.沼氣中毒的現場急救


  迅速讓患者脫離現場,移到空氣新鮮處,脫去污染衣物,呼吸心 跳停止者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及人工呼吸(注意:發現有肺水腫者,不准做人工呼吸,忌用口對口人工呼吸,萬不得已時與病人間隔以數層濕水的紗布)。呼吸困難應吸氧,有條件的地方及早用高壓氧治療。儘快將患者送入醫院接受治療。


                      


 結論


排水管道、排水泵站、貯水池、發酵罐、發酵池、不通風的地窖及長期不開放的各種礦井、油井、船艙底部和密閉的儲藏水果、穀物 的倉庫等地方都有可能產生沼氣;沼氣中毒的致毒原因複雜,但中毒事故主觀上都缺乏安全生產管理,客觀上有共同特點即:氣體的隱蔽性、事件的突發性和一案多人;保持現場有良好通風可以有效避免沼氣中毒的發生;在有沼氣的場所嚴禁明火,測試過安全的可疑場所,還應該保持通風,並採取各項安全措施,防止擾動水體逸出的有害氣體中毒。搶救中毒傷員時施救人員要作好自身的安全防範,以免中毒。總之,採取科學的預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沼氣中毒。


 


参考文献:
中国化学品安全网知识网


国家安全生产总局网站安全常识
中国职业病防治网站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控制与维护管理


本文来自: 环境技术网(www.65et.com)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65et.com/h2o/6/20070708759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有機養蝦學會 的頭像
    有機養蝦學會

    養蝦實務與關鍵技術

    有機養蝦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